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9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3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2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设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情报与档案学4个系。共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国际政治8个专业,其中国家级一类特色建设专业2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省级重点学科3个及政治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实验室(文献整理与保护实验室)1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独立设置的博士学位授权4个(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行政管理、档案学、民族社会学),跨学院招生的博士学位授权2个(历史文献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4个(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图书情报档案)和公共管理(MPA)、社会工作、图书情报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学院实行低年级按学科类培养,高年级分专业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文理兼招。国际政治专业招收的学生,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政治学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公共政策概论、比较政治学、比较行政学、行政法学、民族政治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金融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从事党政事务管理、政策分析、内外宣传、办公文秘、公共关系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国际政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国际政治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学导论、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比较政治学导论、国际公法、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府与政治、专业英语和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党政事务管理、涉外事务、国际交流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
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律法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概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机关事务、公共事务、人事、党务等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和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领导学、比较公共行政、行政法学、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理论与实验、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人事、公共事务、党务等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研究工作。
社会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学史、经济社会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机构从事社会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也适宜从事传媒、市场调研等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广泛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巧,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基础性作用的专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是国家中长期(2010-2020)人才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六类人才之一。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思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相关政府部门、有关事业单位、高校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从事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服务及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
档案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能从事档案事业管理、档案实体管理与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人事档案与人力资源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文秘工作及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计算机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档案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文献编纂学、文献保护技术学、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秘书工作实务、行政管理学、政务信息管理、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方志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资料信息中心)、办公厅(室),各级各类档案馆(局)、图书馆、情报机构、史志部门从事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办公自动化、编史修志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的硕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学方向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及应用能力,能从事信息搜集与加工、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与管理、信息服务、数字内容产品加工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信息科学理论研究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信息分析与研究、数据结构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信息机构及IT行业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咨询、情报服务、信息系统构建以及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办公自动化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的硕士学位。
图书馆学方向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图书馆及其他文献信息机构管理、信息资源存储、检索、分析与研究、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决策与咨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文秘工作,为图书情报事业及信息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库原理、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文献学基础、文献编纂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机构从事图书馆管理与技术工作、情报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决策咨询、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文秘工作和相关的图书情报教学、科研工作等或继续攻读相关的硕士学位。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