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核心)、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自贸试验区总体经济运行良好,2014年1-6月份完成经营总收入7400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商品销售额6350亿元,增长11.3%,航运物流服务收入535亿元,增长19.0%。挂牌至6月底,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10445家,新设外资企业1245家,投资来源中国香港492家、美国113家、中国台湾110家占前三位。挂牌至6月底,自贸试验区已办结49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对外投资12.69亿美元。
3、经过半年多的修订后,备受瞩目的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终于在7月1日凌晨正式出炉。与2013版相比,新版负面清单里的特别管理措施数量缩减51条至139条。其中,因扩大开放而实质性取消14条,因内外资均有限制而取消14条,因分类调整而减少23条。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扩大开放31条措施已获国务院批准。
4、7月7日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税务局公布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税收服务的通知》,出台了10项创新措施。与此同时,上海有望在年底公布有关境外股权和离岸业务的最新税收政策。
【参考范文】
“摸着石头过河”,重大改革举措先搞试点试验,是我国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的一条基本经验。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是局部尝试性质的积极探索,也是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
上海自贸园区启动7个多月来,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和突破,下简政放权的功夫,做“负面清单”的文章,搞激活市场的动作,以此摸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这样的实践探索更显必要,这样的制度创新尤为重要。
今天,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环境承载能力捉襟见肘,转方式调结构刻不容缓,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已成为发展趋势和当务之急。自贸园区率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不再靠优惠照顾、圈地开发、牺牲资源环境来发展经济的新路,打造“制度创新的高地”,走出“政策优惠洼地”的路径依赖,可谓正当其时。
新的发展动力哪里来?提质增效升级的路怎么走?答案只能是靠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市场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通过有破有立的探索和试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获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模式、发展经验。
种好试验田,加快把审批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首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首先从政府改起,以政府自身改革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通过公布权力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权力使用,形成“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约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场和企业经营的干预,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种好试验田,加快拆除阻碍创新创业活力的高门槛是重点。通过改革工商登记制度,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缩减负面清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形成“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良好环境;拆掉“弹簧门”,打开“玻璃门”,对各类市场主体改“严进宽管”为“宽进严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群众创新创业创造积极性的束缚,为投资兴业和企业经营提供便利,释放市场活力。
种好试验田,通过加快开放引进释放激发活力的“鲶鱼效应”是关键。以服务业为例,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明显。有序扩大金融、航运、教育、文化、医疗、养老、设计、会计、审计等服务领域对外资的开放,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为持久和深层的动力源泉。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自贸园区在哪里设、什么时候设、试什么、怎么试,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大局、全局。只有始终严格遵循这条原则来搞自贸园区,才能避免走入要照顾、争优惠的误区,纠正借机圈地搞开发的偏颇,校正制度创新的准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区域特点的转型升级新路,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有机统一,局部突破和协同推进的有机统一,地方经验和普遍推广的有机统一,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有机统一。
改革的路是闯出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勇于创新,蹄疾步稳,把自贸园区建设好,把建设经验运用好,制度创新空间广阔,改革发展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