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概述
截至2014年5月,已有29个省区市正式对外公布高考加分新政。
今年的高考加分集体“瘦身”,调整主要集中在奥赛、科技竞赛、体育等的项目大幅缩减和加分分值普遍降低上。例如广东高考加分项目将从原来的23个锐减至6个,加分分值也由原来的20分,统一规范为本科加5分,专科加10分;陕西则将原来竞赛、体育等方面的加分政策全部取消,改为优先录取。
与此同时,北京、山东、浙江、四川等省份将见义勇为列入高考加分项目,有的地区最高可奖励加20分,引起社会热议。
以今年首次将见义勇为列为加分项的山东省为例,受市级人民政府或省综治委表彰的,可加10分投档;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可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据统计,今年有13个省(区、市)规定,思想品德突出者或见义勇为考生可以在高考中加分,其中,北京、四川、湖南可加20分投档。
有网友表示,见义勇为等思想品德加分衡量标准主观、容易暗箱操作,因而对其会否影响高考公平、公正仍有疑虑。
北京限定条件是,高中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而四川要求,考生须获得相应的县级、市级、省级见义勇为称号,或者经省录取领导小组集体研究,认定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
实际上,考生若想借此加分,仍较困难。根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示的2014年高考照顾对象名单显示,北京无考生因为思想品德加分,1人因见义勇为加分。
相关评论
@教师吴非:如果一名学生因“思想品德”正常或“表现好”便可以享受“高考录取加分”,其他自知没有“品德加分”资格的学生,是不是从此便可在道德行为方面降低一个等级?
@江苏教师李劭强:“品德可加分”的初衷和本意,没有任何问题,但需要回应两个疑问,必不必须,如何具体化。只有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让人信服,“品德可加分”的争议和质疑才能消除。
@深圳晶报:用一把刻度不清的尺子去测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其作为加分政策的合理性,甚至连奥数都不如——至少后者的分数还是客观的。
模拟题
新高考加分政策出台,对于“思想品德”加分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主要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中国(港、澳、台除外)最重要的入学考试。国家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将学生分配进与其自身能力和素质匹配的学府。因此,高考的公平公正公开直接决定了人才选拔的质量与人才分配的合理性。而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因此,高考加分制度设置的初衷和本意是好的,它能够使不同特长的人才得到充分利用。但对于怎么加,加多少,一直存在广泛争议。此次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增加了“思想品德”加分项目,目的是为了提倡社会公德,更好的鼓励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道德观。但在具体落实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思想品德标准难以量化衡量。思想品德是一种行为道德水准的约束,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还是些孩子,他们的思想也好,品德也好,均需要在继续求学深造和社会的摸爬滚打中锤炼、定型。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们都一个个又红又专,跟活雷锋似的,对于他们,我们可以设置思想道德的下线,譬如不可违法乱纪,但却不应设置思想道德的标杆,甚至同高考分数挂钩,引导他们竞相追逐。此前爆出的福利院孤寡老人一到学雷锋日就被洗十几次脚,就是这种思想品德僵化量化引导思维下诞生的怪相。
同时,将思想道德作为加分政策保留,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因为其标准模糊,因为其弹性大、好运作,也就为权力寻租和招生****留下了空间。一二十分的差距,足以决定一些考生的前程和命运。至于将见义勇为列入加分政策,在此前就有过激烈争论。孩子是该有正义感,但遇事最好的选择不该是奋不顾身、与歹徒搏斗,而是报警和求助。鼓励孩子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这种加分政策的导向本身就同现代社会理念格格不入。
因此,对于“思想品德”加分政策,我们要思考的还很多。我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在高考加分正在减少的大背景下,大趋势下,如果品德不是必须的加分项,就不必纳入。尽管,没有人否认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最理想的学生,品德也应该是人才的应有内涵;但是,高考不是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高考毕竟是专业人才的选拔。在常识层面上,评价专业人才,更主要的标准是其专业的素养与潜力,而不是其品德。所以,品德作为参考内容或许更符合高考选拔的本质,同时,这也不妨碍录取“指挥棒”对高考考生品德的引导。
第二,应公开品德加分的具体化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设定监管机构,层层审核鉴定,事件属实才能予以参考。防止高考制度公平公正的缺失。
最后,无论品德是否列入高考加分项目,提倡社会公德,加强个人美德建设都应成为我们社会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学校与社会必须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