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改为选修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大学语文的存废与改革也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人大之前已有很多高校将大学语文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在今年北京高考改革增加语文分值的背景下,为何大学语文会不断地被边缘化,高等语文教育的出路又在何处?
教育专家认为,大学语文边缘化,首先是全社会对母语教育的不重视,包括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不重视;其次,上世纪80年代大学语文兴盛时,它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那个时期选修课也比较少。而素质教育推行以来,大学里增加了类似"中国文学名著作品选读"的课程,这些课程分散了学生的兴趣点;另外,很多大学语文的授课方式僵硬、教材五花八门等问题突出。
除了有关学校自身的原因外,尚不能排除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的缺陷。缺乏相对稳定和高水平的师资,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之一是其基础性、综合性、非专业性。大学语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非汉语专业的学生,其目的在于普及,介绍一般性的知识而已,在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的人看来根本就无专业性可言,难以专业上的学术趣味和热情,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自然也就失去了“研究方向”,在科研上无位置,也就很难有什么积极性。
“边缘化”已成为近些年大学语文课程发展不争的事实。但不可否认,很多高校和学者也在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做着积极的努力。对处于尴尬境地的大学语文而言,“变则立,不变则废”。
第一,应把大学语文课设为必修课,进一步巩固国学的正统地位。文学是人心之学,即表现社会中各种人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学问,文学作品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心灵史。它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应变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开启思维智慧、提供审美享受等都有很大帮助。个人的语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重要的是方法的引导。
第二,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阅读,我认为“大学语文”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同时,不应当忘记“大学语文”还是“语文”,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上课应当扣着“语文”能力来讲,做读写训练。
第三,创造条件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首先要为大学语文这科目设置足够的教学编制,选派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老师专门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其次,在经济待遇上对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有一定倾斜,对这门大学必修课进行扶持。
第四,加强教材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教材建设是一个长期而且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是学科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好教材的编写应体现以下几点: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新的语文教学结构;要完整建构起文学文化史的架构;教材的入选内容要反复筛选,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普遍接受水平。
最后改革考试方法,坚持实用主义,为当今高校语文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