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和户籍是中国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信息,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基础架构。有了准确、唯一的身份信息,教育、医疗、社保甚至治安才能有精确化的管理措施。在公民身份如此关系重大的问题上造假,就会给洗钱、受贿、违规购房等不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公安部日前表示,要用3年时间彻底解决户口和身份证信息“错、重、假”问题,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这也意味着,过去个别地方市县公安局长、分管副局长签个字就能办的假户口泛滥现象,有可能会彻底消失。
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公安干警与不法人员内外勾结联手上演户口、身份证变脸术,造成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真的”假身份证泛滥,陕西“房姐”、郑州“房妹”,落马官员陶勇、陈文铸等,均与假户口有关联。违法者因假户口而狡兔三窟,加大了追查执法的难度,也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说起来,办理户口的事一点也不简单,转迁、落户、办理身份证等,都需要工作单位、街道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公安局等部门审核。普通老百姓正常办下来,都能把“腿跑细了”。公众常常为烦琐的手续叫苦不迭,希望尽可能简化办事流程、减轻负担。
新一届中央政府也提出简政放权的改革目标。在户籍管理问题上简政放权,就是尽可能减去那些不必要的办事手续,让公众少跑腿。这就意味着,过去必须“局长签字”才能办的一些事,现在或许只要办事员签个字就能办理。
其实,“局长签字”本身不仅意味着多一道手续,它还意味着多一道甚至几道的监管程序。“局长签字”背后体现的是“局长级”责任和监管,是局长们以自己的官位为其合规性做担保,是以自己的职责履行对公众的尽职承诺。在户口问题上,过去“局长签字”都会纰漏百出,现在再对行政手续进行简化,会不会出现中国足彩网的问题?这是公众的普遍担忧。
简政意味着办事流程的简化,为的是方便公众,这没错;严格办事流程,用严密的制度避免人为错误,这也没错。如何化解这两者的矛盾,最关键的恐怕还在于监管。假户口泛滥的根本原因,其实不在于是不是经过“局长签字”,而是“局长签字”本身根本就没有起到监管责任。没有责任的履行,没有事后的追究惩处,“局长签字”就是个吓唬人的“纸老虎”,甚至还会变成与违法者狼狈为奸的附庸。
因此,管住泛滥的假户口,维护公民身份的准确、唯一和权威,最关键的不是让谁去具体操作办事,而是严肃追问“同意”两个字背后,究竟有没有为此负责到底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