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70年代末,全家在小年的前几日就进行大扫除、糊墙纸。紧接着全家采购年货,由于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年货都得拿着粮票等票证去领取,所有人像打仗一样拥挤着排队,每人香油半斤、花生2斤......
在大年三十那天,家里会准备炸肉元子、藕元、藕夹、鱼等过年的菜品,还会制作些麻糖、翻散等系列用面做的小零食,当时左邻右舍也会这样做,所以整条街道都是炸圆子的香味。我还记得,有时长辈会主动叫我帮忙做藕元。将藕磨成藕蓉,就是把藕放在一个带齿的瓦盆里,来回擦藕,反复多次,藕擦完,藕蓉就出来了。最后等家人炸好一锅,我就趁热吃上几个,可好吃了。
除了“炸圆子”外,煨一吊子(砂锅)排骨藕汤也是必须有的,那个时候的吊子很大,煨一大锅藕汤,全家人可以喝到大年初五。等汤煨好基本也已经快到12点,赶紧做几样菜,全家围坐一起吃年饭,从三十吃到大年初一,寓意着一年都有饭吃。
大年初一起床后,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换上新衣服,跟随大人一起去亲戚家拜年,亲戚会给一、二元的压岁钱,收到钱那可开心极了,可惜的是往往回家后都被父母强行“夺走”了。
而如今,我们已经长大,也正式踏入社会,一年里忙的多是工作。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拼车,或挤车,或驾车,千里迢迢归来的结果,就是成天的大吃大喝,整天的迎来送往,不分昼夜的醉眼惺忪,还要面对同学会、老乡会和亲朋聚会时,相互间的攀比和对照,身心俱疲。尽管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磕头拜年已经变成电话微信拜年、年夜饭改在酒店吃、逛超市购年货变为网上抢购……“年味变淡”似乎已成为国人默认的“共识”。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谈谈“年味”变淡的原因。
要求:间接、全面、准确,3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原因:一是中国年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自觉参与。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没有过去希望在过年时改善下物质生活水平、放松下心情的期待了,也没有参与的热情;二是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串友”多元化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那种全家团圆,晚辈孝敬长辈围成一桌的热闹场面难得再现。三是当前年青人生活压力大。春节假期,法定只有七天,从工作地回家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耗在路上,真正属于休息的时间屈指可数,自然就更没有时间、精力来组织、参与各种各样的集体文化活动——而那些,正是春节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