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在全社会的关爱和呵护下健康茁壮成长。但是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童在之死却给全国人民出了一道严肃的考题:他们曾在垃圾箱旁的拆迁工地居住多日,在没有得到任何帮助或救助的情况下,引火取暖丧失生命。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对于那些丧失家庭温暖的孩子、对于那些缺失学校教育和帮助的孩子、对于那些在社会里仿若尘埃得不到关爱的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他们不受伤害,才能使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加强流浪儿童保护是社会每个组织和成员都应具备的责任和义务。
流浪儿童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资源配置不均衡下滋生的产物,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在亲情和教育双重缺失的情况下最终走向流浪。这不但是社会的悲哀,更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埋下了深深地隐患。我国流浪儿童人数众多,但是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缺乏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缺乏社会组织机构和民众的帮助。加强流浪儿童保护不仅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初衷,还能及时发现和减少隐患,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流浪儿童保护,政府要强化社会保障。我国流浪儿童已经超过15万人,这庞大的数字背后反映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本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却辍学流浪,本该得到帮助的孩子却自谋生路,弱化的社会保障造就了一个个令人心酸的事实。加大保障,教育部门要出台强制措施,将责任落实到学校和个人,来保证适龄儿童不失学;民政部门要定期开展巡查,并整合社区、村居力量,对流浪儿童及时登记建档,实施救助;社保部门应开展相应范围的摸底调查,对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给予生活物质方面的帮助。
加强流浪儿童保护,家庭和学校要强化教育。有数据表明,流浪儿童离家原因占比较大的主要是“逃避家庭问题”和“自力更生”。这些孩子往往要么缺少关爱,要么雄心壮志。家庭和学校在前期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通过各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协助学校建立起完善的贫困生助学机制,保证家庭困难儿童不辍学。
加强流浪儿童保护,社会机构和民众要强化责任。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不是“一家之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公责。即便一个普通民众,也应当自觉承担起责任。公众救助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杭州王万林先生33年收留救助几百名流浪儿童的事广为佳话,此种善行在得到普遍认同的同时还应当发扬传播,使全社会形成“保护儿童人人有责”的广泛意识,在发现流浪儿童的时候,任何人都应当第一时间通知民政、公安部门,并最大限度给予帮助,形成社会的庞大爱心体系,加强每个人的责任,使流浪儿童不受伤害。
加强流浪儿童保护,必须集政府、民间、家庭和学校之合力,减少这一社会问题,让流浪儿童不再“流浪”。
简评:
第一次作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标题所指较为宽泛,反映问题时不够到位,分析不够全面、准确全面,措施欠充分几个问题。总体说来,就是在基本明确作答内容的前提下,理解、表述欠准确的问题。此次作答,标题所指更为明确,体现了鲜明的切入点。反映问题时,能够进一步进行分析,再是导入要讨论的主题,思考更为充分;原因分析和对策考虑也能够更充分。总体上体现了解析的尊重和针对性解决存在的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希望继续保持。还应进一步注意的是:
第一,首段,建议将疑问式的表述修改为陈述句表述形式,这样更符合申论文章写作应出自模拟行政的表述和习惯方面的要求。
第二,在进行原因分析时,不但要提及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还应仅以必要的分析阐述,以进一步说理清楚。如:家庭关爱不够这是导致流浪儿童的源头性原因,而九年义务教育落实不到位则促使了问题的发生,缺乏社会保障导致儿童权益保障问题得不到落实等。
第三,进一步提高逻辑意识。如;原因分析部分的“我国流浪儿童人数众多”和对策部分的“我国流浪儿童已经超过15万人”这两部分内容就存在重复,应调整,避免重复。提对策时,第二段内容应体现政府对家庭和学校的引导作用,体现文章一贯的模拟行政分析、解决问题的特点。如:从加强监管,以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贯彻落实的角度思考对策,这样更能体现模拟行政特点。第三段内容,也应转述成从发挥行政的促进、协调作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