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文】
助残与自强
“虽然我们残疾人身体上有缺陷,但是通过各种帮助和自身努力,残疾人一定能让自己的灵魂站起来,一定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句话用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残疾人内心的诉求——残疾人需要的不仅是能活着,还要有尊严、受尊重的活着。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就要他助与自助并重,既需要继续加强助残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残疾人自强自立,从内至外的转变。
助残工作是帮助残疾人“灵魂站立”的外部条件。近二十年来,我国在助残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着“助残日”开展的各类活动,实现了社会对残疾人从“医疗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引领着社会风尚,成为让残疾人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环境基础;电子导盲犬的研制,看似只是针对盲人的科技研发迈出的一小步,其实是整个助残技术研发迈出的一大步,正是一个个“一小步”的积累,成就了改善残疾人生活的技术条件。如果没有助残工作带来的这些变化,残疾人将无法跨越与普通人之间的鸿沟,“灵魂站立”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也渐渐认识到,助残工作不应仅停留在物质或基础层面,而应向精神层面延伸。我国不断推进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正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出行的方便,也是为其能平层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条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组织,都将对残疾人的救助转向“授人以渔”的方向,为其提供平台,让其自力更生,从而获得尊严和尊重。这些助残工作的转变超越了对残疾人生存层面的救助,在努力实现着对残疾人生活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救助。
然而,即便是准备好了物质条件,搞好了环境建设,准备好了就业平台,也并不是每一个残疾人都能让灵魂站立起来。所有的外部环境要产生效果都需要内在的源动力作为催化条件。只有残疾人自我努力,自立自强,争做生活的强者,不自怨自艾,通过自己内在的转化,才能在助残工作的养分中孕育出独立而又强大的灵魂。
不懈追求、实现人生理想的盲人教师韩颖,舍身排险、坚持奋战在国防一线的伤残军人张洪峰。因此,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助残与自强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将使这支力量发展的更加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