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国拍行公布4月份的上海汽车牌照拍卖结果:此次参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56897人,本月牌照投放额度为11829张,中标率为4.6%。 最低成交价85100元,平均成交价为85127元。有24.5万人未能拍中车牌。国拍行一年仅牌照拍卖所得就超2亿元。
在车牌制度上,北京与上海的区别在于,北京的摇号追求绝对的“人人平等”,而上海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来达成效率,通过拍卖筛选出用车需求更强烈的人群。
上海实行的“警示价”制度,对每月的牌照拍卖价格实行最高限价,目前在八万元左右浮动。限价拍卖之下,最近上升到大约20万人抢1万个名额,本质上就成了抽签。所以,上海的车牌拍卖是在“拍卖的规则下运行抽签”。
抽签的规则与拍卖的规则不同。拍卖,一般是一群人公开举牌叫价,价高者得,非常透明,且最终都会公布价格。但抽签模式中,中签或不中签,都很正常,即使公布出来,也无道理可讲。
“在拍卖的规则下运行抽签”,有太多可操作空间。以目前的规则为例,由于大家都集中到最后两分钟出价,实际上中国足彩网是拼网速和设备,导致了很多辅助软件、 自动化拍卖软件以及各类代牌黄牛产生。有业内人士就认为,这套系统在设计中存在容易被破解、被计算机控制的问题,导致普通老百姓连参与权都没有。一个实际 例证是,北京、杭州就没有车牌抽签黄牛,而上海的拍卖黄牛最高要价已达2万多。
此外,拍卖法规定,拍卖是以公开竞标的方式,将所有权转移给出价最高的一方。但上海这种“在拍卖的规则下运行抽签”,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并不能称之为拍卖,如果拍卖,就违反拍卖法。
实际上,目前的抽签不但处于拍卖的规则下,很宽松,而且还很贵。国拍中心因为拍牌项目收入,一年就高达近2.6亿元。更重要的是,1999年出台的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对咨询、拍卖等中介收费实行市场定价的前提是市场充分竞争,而拍卖车牌却是一家垄断。
车牌是毫无疑问的公共资源,就像是办身份证、结婚证一样。如果现在有一家公司,通过帮政府发放身份证、结婚证就能一年赚2.6个亿,而它所做的事情,本质上,通过抽签就可以更好、更公平、更透明地解决。这显然是不对的。
所以,拍卖制度无论如何不能这样进行下去了。上海的交通管理部门必须正视车牌拍卖的抽签本质,不能再用拍卖思维来应对,必须用更严格的规定来管理抽签环节。这样做,不但费用可以更节约,也更加公平与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