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虽然各方对延迟退休态度不一,但实施以后避免“一刀切”,已经成为各方共识。
《21世纪》:谁是最不愿意延迟退休的人?
唐钧:白领阶层相对比较容易接受,而蓝领工人则不愿意延迟退休。对于他们来讲,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上找工作就很困难,退休反而有固定工资;其次,10年前下岗失业的人,很多人靠低保过日子,现在到了退休年龄,就等着可以拿养老金,日子就会好过多了。
《21世纪》: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是对中下层体力劳动者不利,但对公务员群体有利,这是一个偏向既得利益者的方案?
郑秉文:这是发挥在职人员作用的时候,不是对谁好对谁不好,机关事业单位退不退休都拿那么多钱,养老金替代率是固定的,退不退休差得不是很多。
现在中国还有相当部分退休人口拿的还是全额的薪资,当然愿意早退休。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由于各种原因,“非正常退休”人数占当年退休人数的比例都不小,例如,在“十一五”期间,每年“非正常退休”人数都占当年退休人数的10%以上,最多一年达到了22%。
《21世纪》:2014年比2013年退休的人数增加了近600万,一刀切推行延迟退休有什么后果?
唐钧: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最大的社会问题仍将是就业问题,采取延退政策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年轻人就业。这几年每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就有700万之多,而每年新增的劳动岗位却只有1000多万个,其中还有300万属于自然更替,一般理解就是退休腾出来的岗位。显然从宏观上看,供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21世纪》:是否可以自愿选择延迟退休?
郑秉文:确实是有一个选择的问题,给愿意多闲暇少收入的群体一个选择。比如欧洲就有这样的制度,60岁退休可以拿一定比例的养老金,65岁退休,拿全额养老金。让多闲暇少收入和少闲暇多收入群体有选择,可以顺利实现延迟退休。退休制度是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包括建立一个科学的退休金调节机制,如果没有这个,在经济下行通道上与10年前一样,每年上调10%成为一个刚性的制度,我想,大家的选择就不言而喻了,大家会蜂拥而至,都选择退休。
《21世纪》:这会造成想退休的退不了,想工作的人却没工作岗位?
唐钧:如果老人不退的话,肯定是妨碍年轻人就业的。在国外,会留住老年人,而且老人工资高,相对缴费也高。但中国并不是这样,中国的蓝领工人年龄与工资增长不匹配,工资低,缴费也低;而相对来说,年轻人缴费更高。
《21世纪》:我们应该对养老保险有怎样的基本认识?
唐钧:社会保险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将来决定中国物质财富的生产,不是说我们有多少人,而是劳动生产率怎么样。物质财富足够丰富,还可以靠国家财政。国外基本是靠国家财政补贴,国外基本养老金有差不多一半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个人和单位缴费只占一半。中国现在财政补贴占整个养老金支出,不到20%,但是想一想,中国有一大批人没有交过养老金,这些补贴是在为他们支付,这是必须的。
1.延迟退休能够缓解养老压力吗?
2.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延迟退休为什么要实行渐进式?
4.延迟退休对大学生就业有哪些影响?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