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代码:440)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旨在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察学科范围
传播学
中外新闻传播史
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伦理与法制
三、考试形式和答题时间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四、题型
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五、参考书目
1、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5、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埃弗里特•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写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7、屠忠俊:《传媒经营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8、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注:部分内容参阅《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指定的参考书目。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 理解传播媒介
一、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 传播的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
三、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1.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2.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四、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1. 传播媒介的界定
2.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1. 效果与效果研究
2. 媒介与说服
3. 媒介与议程
4. 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 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 新闻传播史
第一节 中国近代以来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近代报刊的产生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三、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四、北洋时期的新闻事业
五、《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报刊
二、十年内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等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四、人民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六、60年代初期新闻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七、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新闻事业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近代报业的萌芽和发展
二、大众化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报业生涯与报刊思想
四、黄色新闻与报业垄断化
五、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
六、20世纪末苏联及东欧剧变中的新闻传播
第三章 媒介内容生产
第一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
一、媒介制度
1. 媒介制度及其功能
2. 媒介制度的类型
二、媒介产业
1. 作为产业的媒介业
2. 媒介产业的特点
3. 媒介产业的全球化
三、媒介组织
1. 媒介组织的类型
2. 媒介组织的结构
3. 媒介组织的管理
第二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
一、报纸的生产
1. 报纸的选题与策划
2. 报纸的采访与编辑
3. 报纸的版面设计
4. 报纸的出版发行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
1.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
2.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
3.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
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
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
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
第三节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
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
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
第四章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第一节 新闻传播伦理
一、传媒报道中的伦理困境
1. 新闻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2. 新闻伦理困境的解决模式
二、新闻传播伦理现象评析
1. 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
2. 新闻真实与虚假新闻
3. 传播媒体与隐性采访
4. 新闻报道与媒介审判
三、新闻自律组织
第二节 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
一、表达自由
1. 表达自由的价值
2. 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
二、新闻报道与国家安全
1. 媒体批评建议与煽动
2. 新闻报道与国家秘密的冲突
三、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
1. 新闻侵权概述
2. 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3. 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