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游戏_中国足彩网¥体育资讯$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 阅读:6582 次 日期:2016-11-03 14:10:39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一、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学历/学位条件:

已获得硕士学位。

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录取前必须取得硕士学位)。

凡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取得学历/学位者,须于报名时向我办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可接受传真)。我校不受理海外留学未毕业者的报名材料。

在读研究生于2017年夏季应届毕业者,可凭所在高校研究生院出具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证明报考,否则不能报考。

(三)由两位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领域的专家 (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推荐。

(四)除导师明确规定以外,不限制考生跨专业报考,但在报考前应征得所报考的导师同意。

二、学习年限

我校博士研究生均须全日制脱产学习。有工作单位的考生,读博期间可与工作单位保持人事工作关系,但在培养期内必须全日制脱产学习。我校不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生。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6年。

三、学费与奖助学金

所有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0000元/年。奖助学金政策请关注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网站相关通知。对北京地区定向博士研究生,我校不安排住宿。

四、选拔方式

(一)硕博连读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学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者,按照研究生院的规定和院系的考核办法进行。

(二)申请-审核制

2017年度,我校将在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文学院)、国际法律与区域治理、国际商务与区域治理等学科开展“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具体招生方向参见《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专业目录》。

(三)普通招考

2017年度仍延续以往普通招考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有: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全球史研究院)、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关系与区域治理、国际传播。具体招生方向参见《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专业目录》。

五、报名办法

(一)报考须知:

1、报考前请认真阅读我校招生简章中的报考条件,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造成报名无效我校概不承担责任:①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②所提供的信息不真实。

2、报考类别包括以下两种类型,请正确选择:

①非定向:录取后没有保持人事关系的正式工作单位,读博期间个人人事档案及户口转入我校(户口迁入自愿),毕业后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

②定向:录取后仍与本人所在工作单位保持人事工作关系,读博期间个人人事档案及户口不转入我校,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及对口支援专项计划的考生报考类别均为定向。

(二)报名流程:

1、网上报名:(普通招考、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

报名日期:2016年11月20日——2016年12月20日。

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登录教育部统一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点击“考生登录”进入注册、登录界面)上填报信息,并交纳报名考试费。报名交费后,一律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2、寄送材料至研招办:(普通招考、申请-审核制)

(1) 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2017年博士生报名登记表》原件;

A 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考生,均须本人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填写意见并签字盖章:

a 报考定向博士研究生者:须在表中相应位置签署“同意报考全日制脱产学习定向博士研究生”意见;

b 报考非定向博士研究生者:须在表中相应位置签署“同意报考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意见;

B 在校硕士生由所在高校研究生院(部、处)填写意见;

C 其他未就业的非应届硕士的单位意见栏不需填写意见。

(2) 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原件;

(3)《体格检查表》(按要求在“二甲”<含>以上医院体检完成;或六个月以内的体检报告原件);

(4)外语(第一外语)等级证书复印件;

(5) 硕士生成绩单复印件;

(6) 往届生需提交: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复印件(评阅/评议书及成绩单两项可从本人人事档案、或研究生毕业院校档案馆复印,之后加盖档案部门或研究生毕业院校研究生院/部/处公章);应届生需提供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函件(需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原件;

(7)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双面打印;应届生提交论文初稿);

(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书;(按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专区-招生下载中模板撰写);

(9) 发表论文复印件(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正文)、论著复印件(封面、版权页和目录);

(10)其他能证明申请人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的材料,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材料(材料涉及时间期限: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之间):

申请人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项目任务书复印件,包括项目名称、编号、立项机构、项目简介、已有或预期成果);

申请人参加学术会议情况(邀请函、及会议宣读或发表论文);

科研、学术获奖情况(获奖证书复印件);

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情况(邀请函及回国人员证明的复印件)。

注:A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生入学报到后补交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否则取消博士生入学资格、博士生学籍。

B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骨干计划”的考生随报名材料须一同寄/送所在省级教育厅民教处提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骨干计划”考生资格登记表。

C 凡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取得学历/学位者,须于报名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上述材料整理齐全并按以上顺序装订后(不需封面及目录),于2016年12月31日前寄/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EMS特递形式),逾期不再受理。全部申请材料一经收到,恕不退还。报名材料共计10项,其中1-8项为必需材料,缺一不可,否则视为无效材料,报名不予受理;8-10项为申请-审核制考生参加考核资格的评审依据及材料审核重点评分项,请考生认真准备。

现场接收报考材料时间:2016年11月20—12月31日(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下午2:00—5:00)(周末、节假日休息),其他时间不予受理。

3、准考证打印:(普通招考、申请-审核制)

2017年3月1日—10日,考生登录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通过资格审查者,在网报系统上打印《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准考证》。

4、资格审查:(普通招考、申请-审核制)

时间:2017年3月10日下午14:00—17:00

地点:北外东院办公楼209会议室

资格审查内容:身份及学位学历证明(身份证原件;应届生:学生证原件;往届生:硕士毕业证及学位证书原件;海外留学毕业生须同时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

5、联系方式: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北外东院办公楼303A室)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

(所有邮寄材料请以邮政EMS特快专递寄发,不接收社会上其他物流公司快递))

收件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89

咨询电话:010-88816246 传真:010-88816244

网址:http://graduate.bfsu.edu.cn

六、考核及考试程序

(一)申请-审核制:

1、申请资格审核与评价

2017年1月至2月,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考生报考资格,并由各招生博士生指导教师组织专家组对申请人的申请资质进行审核和评价,以百分制打分,并取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名单。原则上入围综合考核的人数与各导师招生计划人数比例不超过5:1。

资格审核与评价结果及参加综合考核的准考名单于2017年3月1日左右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

(1)往届生:研究计划书:60%;发表论文、论著情况15%;科研项目及学术获奖:15%;参加学术会议或国外访学进修情况:10%。

(2)应届生:研究计划书:60%;发表论文、论著情况10%;参加学术会议或国外访学进修情况:10%;学术素养和科研潜质:20%。

2、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分为综合笔试和综合面试两部分。

综合笔试:3月11日上午:外语笔试(3小时,满分100分)

3月11日下午:专业科目笔试(3小时,满分100分)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区逸夫楼

综合面试:由博士生指导教师组织专家组成面试专家小组,专家组对考生进行百分制打分、撰写评语,取平均分得出考生最终面试成绩。综合面试环节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素养、学术志趣、研究能力、创新潜力等。

综合面试:初试后的两天内进行。2017年3月初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具体时间、地点安排。

3、成绩计算办法

考生综合考核成绩计算办法:外语成绩仅做合格要求,不加权计入最终成绩。综合考核成绩为:申请资格审核与评价占30%、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占30%,综合面试成绩占40%的加权成绩,其中专业科目笔试、综合面试任一环节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二)普通招考:

1、初试(笔试)时间及地点:2017年3月11日—3月1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区逸夫楼。

2、科目安排:3月11日上午:外国语/第二外语;

3月11日下午:专业科目1;

3月12日上午:专业科目2。

3、复试(面试):初试后的两天内进行。2017年3月初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具体时间、地点安排。

4、成绩计算办法

外语成绩仅做合格要求,不计入最终成绩。最终成绩为: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与面试成绩之和,其中专业科目笔试、面试任一环节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七、录取

我校对考生参加笔试和面试后的总成绩综合考量,择优录取。2017年计划招收校内“硕博连读”研究生10名。录取名单经学校审批、上报市招办、教育部审核批准。考试成绩及录取结果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查询”系统上查询。

八、其它

(一)研招办不提供导师联系方式。

(二)我校不提供往年博士入学考试试题。对研究方向、参考书目等内容有疑问者,请自行与院系、导师联系。

(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电话: (010)82301008或(010)82301006-118 传真:(010)82301166

特别提示:留学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学历、学位认证约需要2个月的时间,其他国家约需1个月,请考生尽快办理,认证证明最晚于报名截止日期之前提交,否则报名无效。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指导教师 外国语 专业科目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01英语学院) 英语国家文学研究 19-20世纪英美诗歌研究 张剑 二外(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 英美文学基础
英国现代小说/西方文论 马海良
英语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陶家俊
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
英语小说与叙事理论 王丽亚
美国小说研究 潘志明
现代西方文论 赵国新
英语小说与跨文化研究 黄丽娟
应用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蓝纯 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张莲 应用语言学
英语国家研究 欧洲研究 王展鹏 专业英语(本科及硕士毕业专业均非英语的考生)二外(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本科或硕士专业为英语的考生) 欧洲政治综合(含欧洲一体化、英国政治、政治学基本原理)
美国政治研究 谢韬 美国政治综合
美国研究 李莉文 美国通史(含美国经济)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指导教师 外国语 专业科目
050204德语语言文学(004德语系) 德语文学 德语文学理论与文化学研究(018外国文学所) 王炳钧 二外英语 德语文学
德语文学 任卫东
德语语言学 德语翻译学 王建斌 德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交流 贾文键 跨文化交流研究
050205日本语言文学(005日语系、006日研中心) 日语语言学研究 日本语言学 朱京伟 二外英语 日语语言学
徐一平
日本文学与文化研究 日本文学 张龙妹 日本文学
日本文化 郭连友 日本文化
日本社会与经济研究 日本社会 周维宏 日本社会研究
日本社会文化 邵建国 日本社会文化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3外研中心)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杨鲁新 二外英语(本科及硕士毕业专业均非英语的外语专业考生) 二外(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本科或硕士专业为英语的考生) 应用语言学
范琳 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020外国语言所) 韩宝成 应语言学(外语教育、语言测试)
语料库语言学 梁茂成 英语 语料库语言学
李文中
理论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020外国语言所) 范琳 二外英语(本科及硕士毕业专业均非英语的外语专业考生) 二外(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本科或硕士专业为英语的考生) 心理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020外国语言所) 王馥芳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王文斌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指导教师 外国语 专业科目
0502Z1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012中文学院) 中外文学文化比较 中外文学文化比较 魏崇新 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 比较文学原理
中外文学文化关系研究 中外文学文化关系研究 石云涛
0502Z2翻译学(001英语学院) 翻译学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究 马会娟 二外(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 翻译研究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口、笔译两类,由考生任选)
翻译历史、翻译过程、翻译理论 张威
0502Z5国际法律与区域治理(017法学院) 国际商事交易法 国际法律制度与区域法律制度 丛立先 米良 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 国际法律与区域治理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
国际司法与执法合作
0502Z6 国际商务与区域治理(016国际商学院) 国际资本市场研究 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市场管理 彭龙 英语 国际经济学
跨国管理与创新研究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张继红 管理综合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外国语 专业科目一 专业科目二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002俄语学院) 俄语语言学 语篇语言学 史铁强 二外英语 基础俄语 语篇语言学
语用语言学 武瑷华 语用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 黄玫 文学修辞学
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 文学比较研究 王立业 俄罗斯文学史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俄罗斯社会、文化及区域研究 戴桂菊 当代俄罗斯
050203法语语言文学(003法语系) 外国语言文化教学法 法语语言文化教学法研究 傅荣 二外英语 基础法语 外语教学法
法语国家文学 法语国家文学研究中法比较文学研究 车琳 法国文学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法国外交政策 李洪峰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050208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08阿拉伯学院) 阿拉伯文学 阿拉伯文学研究 薛庆国 二外英语 阿拉伯语实践应用能力 阿拉伯现代文学
阿拉伯社会文化 阿拉伯社会文化研究 张宏 中东问题研究
050209欧洲语言文学(009欧语学院) 波兰语言文学 波兰语言文学 赵刚 波兰语基础 波兰语专业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外国语 专业科目一 专业科目二
050210亚非语言文学(010亚非学院) 韩国语言文学 韩国古典文学研究 李丽秋 二外英语 韩国语基础 韩国古典文学
韩中翻译研究 韩中翻译研究
中韩现代文学比较研究 金京善 韩国现代文学 (不招收跨专业考生)
韩语翻译学 中韩翻译理论
东南亚地区研究 东南亚政治与法律 米良 东南亚历史 东南亚社会文化
东方文学 东方民族主义文学研究 孙晓萌 东方文学史 东方民族主义文学
0502Z1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 (019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英美汉学 顾钧 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 比较文学 英美汉学
海外中国戏剧研究 梁燕 海外中国戏剧研究
全球史与跨文化研究(023全球史研究院) 近代以来的中外互动史 柳若梅 全球史 近代中外知识迁移史
世界文学(018外国文学所) 欧美文学、中西现代诗研究 汪剑钊 西方文论 欧美文学史
0502Z4 汉语国际教育(012中文学院) 国际汉语教育管理研究 国际汉语教育管理 彭龙 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 语言文学综合 国际汉语教育问题研究
贾文键
张继红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魏崇新
石云涛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 高育花
陈小明
梁茂成
熊文新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外国语 专业科目一 专业科目二
0502Z7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014国际关系学院) 大国战略与外交 美国政治与外交 李永辉 英语 国际关系史 美国政治与外交
文明与区域 国际关系 李英桃 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其一 近现代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0502Z8 国际传播(021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孙有中 英语 传播学 中西文明史与跨文化传播
战略传播 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广告与国家公共关系,战略思想,品牌战略传播 何辉 战略传播基础

部分研究方向参考书目

研究方向、领域 参考书目
英语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英语学院陶家俊教授) 1、 Terry Eagleton.The English Novel: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5. 2、 Ian Watt.The Rise of the Nove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7. 3、 Paul J. Hunter.Before Novels. W. W. Norton and Company, 1992. 4、 F. R. Leavis.The Great tradition.(任一版本). 5、 Bill Ashcroft, Gareth Griffiths and Helen Tiffin.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London: Routledge, 1989. 6、 Elleke Boehmer.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P, 1995. 7、 Edward Said.Culture and Imperialism. Vintage, 1994. 8、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 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方向(英语学院陶家俊教授) 1、 Terry Eagleton.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983. 2、 Lois Tyson.Critical Theory Today.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3、 Francois Dosse.History of Structuralism(Two Volum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4、 Robert J. C. Young.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5、 Jonathan Culler.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现代西方文论(英语学院赵国新教授) 1、Terry Eagleton,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3. 2、Lois Tyson,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2nd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6. 3、张中载、王逢振、赵国新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4、张中载、赵国新编:《西方古典文论选读》(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欧洲研究(英语学院王展鹏教授) 1、Nugent, Neill,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European Union, Basingstoke, Hampshire :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2、Leach, Robert, Bill Coxall,Lynton Robins, British Politics,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2011.(可同时参阅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对该书较早版本的译本 [英] 比尔.考克瑟: 《当代英国政治》第四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美]阿尔蒙德:《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4、[美]格里科、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欧洲研究》、JCMS等国内外期刊近年来欧洲政治、英国政治最新进展的文章。
美国政治研究(英语学院谢韬教授) 美国总统研究: 1、George C. Edwards III.Presidential Influence in Congress.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1980. 2、William G. Howell.Power Without Persuasion: The Politics of Direct Presidential Ac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3、Nelson Polsby and Aaron Wildavsky.Presidential Elections: Strategies and Structures of American Politics. 13th edition.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11. 4、Stephen Skowronek.The Politics Presidents Mak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美国国会研究: 1、Richard F. Fenno, Jr.Congressmen in Committee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3. 2、Gary C. Jacobson.The Politics of Congressional Elections, 6th ed.,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2004. 3、David Mayhew. Congress:The Electoral Conne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4. 4、Barbara Sinclair. Party Wars:Polar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Policy Making. Norman: Oklahoma University Press. 2006.
俄语语篇语言学(俄语学院史铁强教授) 1、Гальперин И. Р.Тексткакобъект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М., 1981. 2、Шевченко Н. В.Основы лингвистики текста: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 2003.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4、王福祥:《话语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5、史铁强等:《语篇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俄语语用语言学(俄语学院武瑗华教授) 1、 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т. I, т. II.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 1980. 2、Формановская речевое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 и прагматика. М. 2007. 3、张家骅:《语法·语义·语用——现代俄语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5、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俄语学院黄玫教授) 1、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张建华:《新时期俄罗斯小说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3、Горшков А. И.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стилистике.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м. А. М. Горького, 2000. 4、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黄玫等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Лебедев Ю.В.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XIXвека в трех частях. М., Просвещение, 2007.
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文学比较研究(俄语学院王立业教授) 1、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I-XIX вв.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В. И. Коровина и Н. И. Якушина. М.: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2001. 2、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XX века.Под общей редакцией Агеносова В. В. М.: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Дрофа», 1997. 3、哈利泽夫,周启超、黄玫、夏忠宪译:《文学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张建华,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俄语学院戴桂菊教授) 1、Березовская Л. Г., Берлякова Н. Р.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в двух частях). М., 2002. 2、Дергачев В.А., Вардомский Л.Б.Регионоведение. Москва, 2010. 3、戴桂菊主编:《当代俄罗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陆南泉、左凤荣等主编:《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上、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 5、姚海主编:《俄罗斯文明与外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法语语言文化教学法(法语系傅荣教授) 1. DABENE (L.).Repères sociolinguistiques pour l’enseignement des langues, Paris, Hachette, 1994. 2. CUQ (J.-P.) et GRUCA (I.).Cours de didactique du français langue étrangère et seconde, Grenobl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Grenoble, 2002. 3. GALISSON, Robert, PUREN, Christian.La formation en questions, Paris, CLE International,1999. 4. 王秀丽:《法语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7年。 5. 文秋芳等:《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7年,第2版。
法语国家文学(法语系车琳教授) 1、Gisèle Valency. Pierre-Marc de Biasi, Pierre Barbéris, Marcelle Marini, Daniel Bergez,Introduction aux méthodes critiques pour l’analyse littéraire, Paris, Dunod, 1999. 2、D. Viart, B. Vercier.La Littératurefrançaise au présent – Héritage, modernité, mutations,Paris, Bordas, 2008. 3. Pierre Brunel, KurÅodu Pishowa, André-Michel Rousseau.Qu’est-ce que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 Paris, Armand Colin, 2000. 4、赵一凡, 张中载, 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5、史忠义:《20世纪法国小说史学·比较文学和诗学文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法语系李洪峰教授) 1、Françoise Autrand.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Paris : Perrin,2007. 2、Papa Alioune Ndao (sous la direction de),La francophonie des “pères fondateurs”, Paris : Karthala, 2008. 3、马丁•梅雷迪思著,亚明译:《非洲国 五十年独立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4、柳利,丁雪英等:《法语国家与地区概况》,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06年。 5、张锡昌,周剑卿:《战后法国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德语文学理论与文化学研究(外国文学所王炳钧教授) 1、Baumann, Barbara und Oberle, Birgitta:Deutsche Literatur in Epochen. München,2000. 2、Benthien, Claudia / Velten, Hans Rudolf (Hg.):Germanistik als Kulturwissenschaft. Eine Einführung in neue Theoriekonzepte. Reinbek,2002. 3、Bogdal, Klaus-Michael:Neue Literaturtheorien. Eine Einführung. 2., neubearb. Aufl. Opladen,1997. 4、Böhme, Hartmut / Matussek, Peter / Müller, Lothar:Orientierung Kulturwissenschaft. Was sie kann,was sie will. Reinbek bei Hamburg,2000. 5、Gutzen, Dieter u. a.: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 Ein Arbeitsbuch. 6., neugefaßte Aufl. Berlin,1989. 6、Musner, Lutz und Wunberg, Gotthart (Hg.):Kulturwissenschaften. Forschung – Praxis – Positionen. Wien,2002. 7、Schutte, Jürgen:Einführung in die Literaturinterpretation. 3. Aufl. Stuttgart,1993. 8、?mega?, Viktor (Hg.)Methode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wissenschaft. Eine Dokumentation. Korrig. Neuaufl. 1974 der durchges. und erg. Aufl. Frankfurt/M.,1972.
德语文学(德语系任卫东教授) 1、Beutin, Wolfgang/ Ehlert, Klaus/ Emmerich, Wolfgang/ Kanz, Christine/ Lutz, Bernd usw.:Deutsche Literaturgeschichte. Von Anfängen bis zur Gegenwart. Stuttgart • Weimar (J. B. Metzler Verlag),2008. 2、Jahraus, Oliver / Neuhaus, Stefan:KafkasUrteilund die Literaturtheorie. Zehn Modellanalysen. Stuttgart (Reclam Verlag),2002. 3、Kimmich, Dorothee/ Renner, Rolf G. / Stiegler, Bernd:Texte zur Literaturtheorie der Gegenwart. Stuttgart (Reclam Verlag),2008. 4、Petersen, Jürgen H. / Wagner-Egelhaaf, Martina: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 7. vollständig überarbeitete Auflage. Berlin (Erich Schmidt Verlag),2006. 5、Schlingmann, Carsten:Methoden der Interpretation. Stuttgart (Reclam Verlag),1985. 6、Schutte,Jürgen:Einführung in die Literaturinterpretation. 5. Aufl. Stuttgart (J. B. Metzler Verlag),2005. 7、Stanzel, Franz K.:Theorie des Erzählens. 8. Auflage. Göttingen (UTB Verlag),2008.
翻译学(德语系王建斌教授) 1、 Amman, M.:Grundlagen der modernen translationstheorie. Heidelberg,1989. 2、Nord , C . :Textanalyse und Übersetzen .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 Methode und didaktische Anwendung einer übersetzungsrelevanten Textanalyse. Heidelberg ( Julius Groos ) ,1995. 3、Reiß , K. ; Vermeer , H. J. :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 Tübingen ( Niemeyer ) ,1991. 4、Reiß, K.:Möglichkeiten und Grenzen der Übersetzungskritik. Kategorien und Kriterien für eine sachgerechte Beurteilung von Übersetzungen. München (Huber),1986. 5、Pöchhacker, F.: Dolmetschen. Konzeptuelle Grundlagen und deskriptive Untersuchungen. Tübingen (Stauffenburg),2007. 6、Koller, W.: Einführung in die 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 8. Auflage. Tübingen (A. Francke),2011. 7、Snell – Hornby , M. ; Kadric , M. ( Hg. ) :Grundfragen der 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 . Wiener Vorlesungen von Katharina Reiß. Wien ( WUV-Universitätsverlag ) ,1996. 8、Snell-Hornby, M.(Hrsg.):Handbuch der translation, 2. Auflage.Tübingen (Stauffenburg),1999. 9、Stolze, Radegundis: Übersetzungstheorien. Eine Einführung. 6. Auflage. Tübingen (Narr Verlag),2011. 10、Siever, Holger: 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 Eine Einführung. Tübingen (Narr Verlag),2015. 1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跨文化交流(德语系贾文键教授) 1、Thomas, Alexander / Kinast, Eva-Ulrike / Schroll-Machl, Sylvia (Hg.)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operation. Band 1: Grundlagen und Praxisfelder.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2003. 2、Thomas, Alexander / Kammhuber, Stefan / Schroll-Machl, Sylvia (Hg.):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operation. Band 2: Länder, Kulturen und Interkulturelle Berufstätigkeit.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2003. 3、Straub, Jürgen / Weidemann, Arne / Weidemann, Doris (Hg.):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mpetenz. Stuttgart / Weimar: J. B. Metzler,2007. 4. House , Robert J. / Hanges, Paul J. / Javidan, Mansour / Dorfman, Peter W. / Gupta, Vipin (Ed.) :Culture,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The GLOBE Study of 62 Societies.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2003. 5. Spitzmüller, Jürgen / Warnke, Ingo H. :Diskurslinguistik: Eine Einführung in Theorien und Methoden der transtextuellen Sprachanalyse.Berlin / Boston: Walter de Gruyter,2011. 6. 田海龙著:《批评话语分析:阐释、思考、应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 5、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日本语言方向 1、庵功雄『新しい日本語学入門』(第2版)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2012。 2、金田一春彦など『日本語百科大事典』大修館書店,1988。 3、日本語教育学会編『日本語教育事典』(新版)大修館書店,2005。 4、小泉保『日本語教師のための言語学入門』大修館書店,1993。 5、工藤浩、小林賢次、真田信治など『日本語要説』ひつじ書房,2002。 6、许余龙编著《对比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注:前5本为日语系与日研中心考生通用参考书目,第⑥本为于日平老师考生参考书目。
日本社会文化方向(日语系邵建国教授) 1、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2、陆伟著《日本对外决策的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日) 北冈伸一著 ,王保田译《日本政治史—外交与权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4、(日文)服部龍二(著):『東アジア国際環境の変動と日本外交1918–1931』有斐閣,2001年。
阿拉伯现代文学研究(阿拉伯学院薛庆国教授) 1、李琛:《阿拉伯现代文学与神秘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林丰民:《文化转型中的阿拉伯现代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齐明敏、薛庆国等编:《阿拉伯文学选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4、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
中东问题研究(阿拉伯学院张宏教授) 1、刘月琴:《冷战后海湾地区关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马晓霖:《阿拉伯剧变—西亚、大动荡深层观察》,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 3、赵国忠:《海湾战争后的中东格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陈嘉厚等:《现代伊斯兰主义》,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5、殷罡:《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6、江淳、郭应德:《中阿关系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7、孙承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 8、纳忠等:《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波兰语言文学(欧语学院赵刚教授) 1、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罗伯特·拜德勒克斯、伊恩·杰弗里斯著:《东欧史》,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 3、凯文·奥康纳著:《波罗的海三国史》,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年。 4、刘祖熙著:《波兰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5、刘祖熙著:《斯拉夫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6、易丽君著:《波兰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7、Czes?aw Mi?osz, Historia Literatury Polskiej, Wydawnictwo Znak, sty. 1993r. 8、Andrzej Chwalba, Obyczaje w Polsce, Wydawnictwo Naukowe PWN, 2005. 9、Anita W?odarczyk-Kulak, Maurycy Kulak, Wiedza o kulturze, ParkEdukacja, 2008.
韩国古典文学研究(亚非学院李丽秋教授) 1、【韩】金光淳等著:《国文学概论》,首尔:新文社,2003年。 2、【韩】赵东一等著:《韩国文学讲义》,首尔:路友,1994年。 3、【韩】赵东一著,李丽秋译:《东亚文明论》,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 4.、【韩】赵东一等著,周彪等译:《韩国文学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韩中翻译研究(亚非学院李丽秋教授) 1. 沈仪琳著,《韩文汉译实用技巧》,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 2. 杰里米﹒芒迪,李德凤等译:《翻译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 《??? ??》, Jeremy Munday, ???????? ???, 2006. 4. 谭载喜:《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5. 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韩现代文学比较研究(亚非学院金京善教授) 1、金允植等三十人合著:《韩国现代文学史》,韩国:现代文学出版社,2007年。 2、权永珉:《韩国现代文学史》,韩国:民音社,1993年。 3、金允植,郑虎雄:《韩国小说史》,艺和(yeha)出版社,1991年。 4、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韩语翻译学(亚非学院金京善教授) 1、李建军著:《文化翻译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谭载喜编著:《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3、易经著:《翻译学体系构建探析》,北京:外研社,2012年。 4、全贤珠著:《翻译批评研究》,韩国学术情报,2008年。
东南亚社会文化(亚非学院米良教授) 1、【英】D.G.E霍尔:《东南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2、贺圣达著:《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3、梁志明:《古代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 4、米良:《东南亚国家宪政制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东方文学(亚非学院孙晓萌教授) 1、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学史》上中下卷,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高慧勤,栾文华主编:《东方现代文学史》(上下册),海峡出版社,1994年。 3、黎跃进著:《东方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应用语言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杨鲁新教授) 基础书目: 1、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5th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2007. 2、Mitchell, R., Myles, F., & Marsden, E.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3rde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3、Ortega, L.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9. 4、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上外引进出版) 5、Swain, M., Kinnear, P., & Steinman, L.Sociocultural theory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Toronto: Multilingual Matters, 2011. 外语写作研究 6、Hyland, K.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riting.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2.(外研社引进出版) 7、Grabe, W. & Kaplan, R.Theory & practice of writing.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6. 8、Leki, I., Cumming, A., & Silva, T.A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 English[M].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8. 9、Williams, J.Teaching writing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 McGraw-Hill, 2005. (高教社引进出版) 外语教学研究 10、Brown, H. D.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3rd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2007. (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11、Celce-Murcia, M.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Heinle & Heinle, 2001. (外研社引进出版) 12、Kumaravadivelu, K.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 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2006. 13、Nunan, D. & Bailey, K. M.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guide. Boston, MA: Heinle, Cengage Learning, 2009. (外研社引进出版) 外语教师研究 14、Johnson, K. E.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15、Hargreaves, A.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 Teacher College Press, 1994. 16、Schön, 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London: Temple Smith, 1983. 17、Williams, M. & Burden, R.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外研社引进出版。)
中外文学文化比较(中文学院魏崇新教授) 1、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乐黛云、王向远:《比较文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史(亚非卷)》(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6、周发祥、李岫主编:《中外文学交流史》,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7、周发祥、魏崇新编:《碰撞与融会——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中外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中文学院石云涛教授) 1、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乐黛云、王向远:《比较文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4、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5、张海林编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周发祥、李岫主编:《中外文学交流史》,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1、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张西平:《中国和欧洲早期宗教与哲学交流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4、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 ,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5、张西平主编:《西方汉学十六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6、顾钧:《美国第一批留学生在北京》,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年。 7、顾钧:《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8、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吴戈:《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近代以来的中外互动史(全球史研究院柳若梅教授) 1、麦克尼尔著,孙岳等译:《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 2、夏继果、本特利编:《全球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朱杰勤编:《中外关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世界文学(外国文学所汪剑钊教授) 1、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版(或南京:江苏教育版),1984年。 2、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3、张隆溪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翻译学(英语学院马会娟教授) 1、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001. 2、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Routledge, 1993. 3、Pym, Anthony.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4、Colina, Sonia.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 Toronto: McGraw Hill, 2003. 5、Hatim, Basi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Beijing:FLtrP, 2005. 6、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7、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8、泛读书目:外研社、外教社翻译研究文库、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的翻译系列丛书;《中国翻译》和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与翻译研究相关的文章。
翻译学(英语学院张威教授) 笔译类 1、 Baker, M. and Saldanha, G. (eds.).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econd Edition).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2、 Bassnett, Susan.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 Martha P. Y. Cheung (ed.).An Anthology of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 Volume 1: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Buddhist Project.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6. 4、 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Thir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5、 Robinson, Douglas.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6、 Shuttleworth, Mark & Cowie, Moira.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 Snell-Hornby, M.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8、 Venuti, Lawrence (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Seco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9、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 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11、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2版, 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3、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口译类 1、 Danks, J.H., Shreve, G.M., Fountain, S.B., and McBeath, M.K. (eds.).Co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Thousand Oaks, London,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1997. 2、 Dimitrova, B.E. and Hylyenstam, K. (eds.).language Processing and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3、 Garzone, G. and Viezzi, M. (Eds.).Interpreting in the 21stCentu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4、 Gile, 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Revised Version).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5、 Gile, Daniel et al. (ed.).Getting Started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 Personal Accounts and Advice for Beginner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6、 Hale, Sandra Beatriz.Community Interpreting. Hampshir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7、 Hale, Sandra and Napier, Jemina (eds.).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preting: A Practical Resource. London and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8、 Pöchhacker, Franz.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9、 Pöchhacker, F. and Shlesinger, M. (eds).The Interpreting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10、Tirkkonen-Condit, Sonja and Jääskeläinen, Riitta (eds.).Tapping and Mapping the Processe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Outlooks on Empirical Research.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1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12、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13、仲伟合等:《口译研究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汉语国际教育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所有方向)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所有方向) 3、吴应晖:《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所有方向) 4、Ortega, L.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9.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方向) 5、朱志平:《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国际汉语教育研究方向) 6、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四卷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所有方向) 7、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方向) 8、([美]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著:管理学(第11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国际汉语教育管理研究方向) 9、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国际汉语教育管理研究方向) 10、House , Robert J. / Hanges, Paul J. / Javidan, Mansour / Dorfman, Peter W. / Gupta, Vipin (Ed.) :Culture,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The GLOBE Study of 62 Societies.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03. (国际汉语教育管理研究方向) 11、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国际汉语教育管理研究方向) 12、著名中青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所有方向) 13、与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所有方向)
国际法律与区域治理 1.王铁崖著:《国际法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杨泽伟著:《宏观国际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黄进主编:《国际私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4.丛立先著:《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武汉: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5.米良编著:《东盟国家宪政制度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6. John H. Jackson,The Jurisprudence of GATT and the WTO,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John H. Jacksonetal.,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cases, materials, and text on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of trans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6thed. West, 2013. 8.Ralph Folsom,Michael Gordon,Michael Van Alstine,Michael Ramsey,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 A Problem-Oriented Coursebook(American Casebook Series)12th Edition,West 2015. 9.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econd edition, by Andreas F. Lowenfe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0.Robert Schütze,European Union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市场管理(国际商学院彭龙教授) 1、[美]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中文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美]罗伯特C.芬斯特拉、艾伦M.泰勒:《国际贸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杨长江、姜波克:《国际金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4、[美]斯蒂芬A.罗斯、[美]伦道夫W.威斯特菲尔德、[美]杰佛利F.杰富著,吴世农等译:《公司理财》(原书第九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5、[英]理查德A.布雷利、[美]斯图尔特C.迈尔斯、[美]佛兰克林.艾伦,赵英军译:《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跨国管理与创新研究(张继红教授)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著:管理学(第11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雅各布斯,(美)蔡斯著:运营管理(英文版.原书第1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3、[美]鲍尔索克斯等著:供应链物流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跨文化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孙有中教授) 1、Denis McQuail.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10. 2、William B. Gudykunst and Bella Mody.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1 3、Jane Stokes.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SAGE Publications Ltd., 2012. 4、Helen Spencer-Oatey and Perter Franklin.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10年。 5、Gloria K. Fiero. The Humanistic tradition. (孙有中等导读)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 2014年。 6、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战略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何辉教授) 1、何辉:《龙影: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2、何辉:《广告学教程》(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3、何辉:《广告文案》(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4、何辉:《广告创作与分析》(第3版),何辉:人民出版社,2016年。 5、格伦·布鲁姆等:《有效的公共关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或其他版本) 6、沃纳•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或最新版)。 7、何辉:《镠瑞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 8、何辉:《镠瑞续集甲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 9、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2024年北京市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足球游戏_中国足彩网¥体育资讯$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