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著名作家冯骥才对于互联网曾经这样评价过:“互联网影响的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而精神方面最直接的就是用于交流的语言”,新型的网络语言引领网络意识潮流、影响人们生活、改变社交方式,但是网络语言也存在低俗粗暴、暴力色情、污染生态等情况。因此,必须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分析】
规范网络语言需要网民严格自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实社会如此、网络社会依旧如此,脱离了个人的处世标准、没有自我约束,就会导致网络空间过于自由,以至于出现网络语言随意滥用、随意传播、随意自创等方式。比如"屌丝"、"尼玛"、"装逼"、"土豪"、"大妈"、"矮挫丑"、"矮挫穷"等网络热词的出现、运用以及普及推广与个人自律意识薄弱有着莫大关系。因此,要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要求每个网民都应该做到不要传播者更不要做创造者。
规范网络语言需要传媒正向引导。西方管理学的著名原理——"首因效应"启示我们第一印象对于事物的认识而言初期的影响很难消除。在泛娱乐化的时代,网络媒体带来了权威的印象、产生最初的影响。比如"标题党"的出现,比如"绿茶婊"、"心机婊"等网络热词的走红都是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不当所导致。有鉴于此,要规范网络语言必须管好"传媒"的发声筒,加强传播媒介的理论素养学习、提升网络语言的使用门槛。
规范网络语言需要国家网络立法。法学领域有一个句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自由",现实社会需要依法行事、网络社会也需要依法发言,但是网络空间缺乏立法引导。网络立法在很多方面都处于空白阶段,网络语言文字方面的规定更是少之又少,前段时间国家出台了《净化互联网空间的规定》但是依然没有涉及到网络语言的规范上面。因此,要规范网络语言必须使得立法更加具备操作性、可行性与针对性。
网络语言的规范需要严格自律、需要国家规定、还需要传媒共同努力。规范网络语言必须自当下而始,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如此才能营造和谐网络氛围、构建网络清朗空间、实现网络语言发展的全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