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5月。目前,研究所共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与留学背景,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极富创造力的研究队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非线性科学、统计与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场论。理论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与青年项目,973项目子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获得了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计划、教育部骨干青年教师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及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等人才基金。近年来在非线性科学、统计与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场论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在国际一流物理学学术刊物PRL与Sci.Rep.等发表SCI论文近三百篇,其中有一批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工作。本研究所还承担了物理系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本科主干基础课和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量子规范场论、粒子物理、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等多门研究生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了百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学科点的研究方向从微观基本粒子,到中观非线性相互作用振子,再到宇观天体的前沿研究。其中包括: 1. 非线性物理与复杂网络 2. 粒子物理和场论 3.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4. 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 5. 非线性物理与非线性光学 6. 强场物理
主要导师【适用2017年招生】
刘宗华 周杰 郭迎春 薛迅 管曙光 邹勇 周先荣 柯学志 马雷 阮建红 王焘 杨继锋
专业课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研究方法类课程等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包括高等量子力学、量子统计物理学、计算物理;学位专业课包括量子场论、混沌动力学、现代物理中的数学方法、规范场论、固体理论、粒子物理、量子力学前沿新进展、复杂网络前沿进展、时间序列分析、李群与李代数。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包括混沌动力学;学位专业课包括科研论文写作、同步理论前沿进展、复杂网络前沿进展、线性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晶格动力学。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去中学、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及继续深造。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可去高校、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企业及出国做博后。
专业希望招收具有何种专业背景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