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21人取消贫困生资格,32人从家庭经济特殊困难降级为一般困难。”近日,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正式公布了对4463名贫困生话费调查和处理结果。从2013年开始,江苏大学尝试每年以消费调查的方式对在库贫困生进行资格再认定,对月平均消费100-150元的同学,建议降级处理;对超过150元的同学,则建议取消贫困生资格。(5月8日扬子晚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京华时报顾昀:有人大感不解,贫困生就不能多打电话?还有人认为学校此举过于苛刻,缺乏人文关怀。其实,江苏大学对一些话费较高的同学进行调查,确实因特殊原因话费超出的学生,并不会被取消贫困生资格。这样做,相当于照顾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而不是蛮横无理地“一刀切”。不过,这种做法本身也有一定缺陷。比如江苏大学要求学生提供的仅两个月的话费记录,虽然调查对象的普遍性有了,但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稍显不够。真正的贫困生,其消费水平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而滥竽充数者,也很难长期掩饰下去。学校既要给贫困生真正的人文关怀,也要避免扶助资金被浪费和滥用,这就不能采取偷懒的办法,而应扎扎实实地做好动态管理。
@新京报熊丙奇:在笔者看来,高校在帮困时,可以使用大数据,但必须注意两方面,一是使用大数据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且数据要科学、全面;二是可以通过和校友、中学、地方政府的合作,来了解本校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另外的大数据平台,即借用现在的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平台,把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进行如实记录,这有利于跟踪关怀贫困学生,包括今后针对贫困学生的招生计划,都应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来实施。当然,我国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完善每个居民的纳税证明体系以及征信系统。
@人民网蒋萌: “诚信记录”近些年常被提及,但真正具有公信力的、范围辐射全国的、各行各业共享的公民诚信记录并未建立起来。反倒是,不同部门与行业搞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诚信记录。比如,有的地方将闯红灯的人列入地方版不诚信名单;对于游客不文明行为,旅游部门记录在案时,也宣称是“为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工作”;还有乘客大闹机场,影响公共安全,同样被记入诚信档案……上述不文明乃至违法行为确实应当严惩,但这些不良行径与个人信用是一码事吗?信用意味着诚实守信,往通俗了讲,就是不撒谎,在契约精神层面,考察的是履约力。信用不是筐,不能把各种不良问题都往里面装。或许,正是因为具有公信力的公民信用体系仍未建立,一些所谓的信用记录又不太靠谱,使个人不诚信的处理不严肃、后果不严重,某些人才在撒谎与骗人时有恃无恐。此外,某些富县“争当”贫困县,一些虚假政绩嘚瑟蒙人,假冒伪劣产品繁多……这些“氛围”令个体的不诚信耻感进一步降低。说到底,大学里的伪贫困生,只是各种社会不诚信问题的冰山一角。诚信建设、诚信记录需要“顶层设计”,而不是各自为政、胡搞乱弄。
@红网常龙川:江苏大学以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话费情况,审核学生实际生活状态,以提高扶贫工作成效,有利于扶贫资金的更高效使用,避免不符合贫困生资助政策申请条件的学生骗取资助,实现精准扶贫,这个工作思路值得肯定。审核话费使用情况,某种意义上要比过去主要依赖于班级辅导员及学生干部人为把关,更为可靠。
但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使用电信、联通手机的很多用户,会同时安装两张手机卡,不排除会有少数接受审核的学生,仅仅提交消费较少的手机卡的消费数据,以隐匿实际手机消费情况及生活状态,由此继续骗取资助。与之同时,由于贫困生资助政策的金额较为有限,一些在校学生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参与兼职打工,打工挣来的钱未必很多,但手机消费额较多,这部分学生就可能成为江苏大学贫困生资质筛查的“误伤”对象。
笔者以为,江苏大学校方应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质筛查政策,比如增加筛查数据类别,将受助学生使用手机的市场售价、以本人手机登录使用电商网站和打车软件的最近三个月消费数据等数据,纳入筛查审核范围,以增强筛查审核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筛查遗漏及“误伤”。
解析:对于这种做法,人们的看法分成了两派。支持者认为,事实上贫困生认定是一道难题,精准识别贫困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挤掉贫困生队伍水分,是为了帮助真正的贫困生。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学校“一刀切”的做法过于武断。可能有些贫困生家里确实有事,或者是谈恋爱等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话费增加。如果这样的话,取消贫困生资格,看似有理,但其实会给学生带来伤害。
所以,在贫困生认定与再认定问题上,一方面要照顾到真正的贫困生的心理感受,不应采取过于极端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不能依赖于单一的评价和考察标准,避免出现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结果。如此一来,不妨借助大数据提高精准度,以发挥贫困生扶助机制的最大作用。比如通过对学生各类消费情况的综合分析,或可更加充分地掌握贫困生的总体情况。
说到底,“装穷”毕竟不是真穷,只要有关各方认真对待、严肃整治,骗取扶贫资助的大学生必然日益减少。除了这一点,更值警醒和关注的,其实还在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打压和消除部分高校大学生心中“装穷无过”“骗补聪明”的不良思想和风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抓好前者是治标,落实后者才治本。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