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5年入冬以来,雾霾再次来袭,东北、华北相继“沦陷”。面对严重雾霾,限产停产成为各地通常采取的被动措施;然而在日常的主动治霾中,喷雾洒水也成了部分地区的“标配”,甚至雨天也不停息,引发广泛争议。城市一边缺水喊渴,一边却洒水治霾。
【标准表述】
郑州作为“缺水之城”,自实施洒水治霾以来,每天耗掉1.5万余吨水,而且下雨天也照洒不误。特别是,洒水所用水,几乎都为自来水管网中的南水北调水,这显然是对南水北调的一种疯狂透支。郑州虽然严重缺水,却存在着严重的奢侈性水消费,仅洒水治霾一项,每年消耗水资源就高达447万吨,相当于“洒”掉了2.3个昆明湖。
有专家指出:“洒水对扬尘有作用,抑制不了雾霾,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实现花费与收效的平衡。”言下之意,洒水治霾,尚未进行科学论证,也未得到权威机构认证。一些城市便贸然实施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的乱作为,既不具备科学治霾的可行性,也没有城市发展上的可持续性。
【具体措施】
首先,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倡导节约用水的同时要率先垂范,并通过立法保护水资源。
其次,积极探索科学、实用、节能的“治霾”措施。加强对本地环境污染的治理,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将雾霾治理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