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一)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
1、表示顺承接续关系: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例如:
(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
公入而赋……姜出而赋……(《郑伯克段于鄢》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
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二)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