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煜,五代南唐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宋灭了南唐,李煜投降,被封为“
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所杀。后人将其父李璟与他的词合编为《南唐二主词》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写于李煜亡国之后,身为囚徒之时,抒发了他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串讲
上片描写良辰美景中的愁思之情。
下片描写回首故国引起的无尽的愁思。
《学习要点》
1,掌握该词中借景抒情的句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美好季节中的美好事物,可是作者却期盼它不要出现,因为它得出现只会引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伤痛:“往事知多少”直接说明期盼春花秋月了结的原因。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被囚禁之处东风又起,更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无穷的思念与伤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往日的“雕栏玉砌”还在,而它的主人早已憔悴不堪。江山易主,物是人非,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的伤痛。
2,重点掌握几个句子的含义。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天的花充满生机和美好,秋天的月象征团圆和光明,作者却希望它快完结,这不合常理的思想,表现了作者因痛苦而厌倦上生命,及对故国的思念,对亡国的伤痛。
“往事知多少”去日苦多,不可复返。同时厌倦来日,不敢思量。包含追忆,痛苦,悔恨,不可企求多种含义。
“雕栏玉砌”指的是南唐的宫殿,以此说明江山易主;
“朱颜改”指自己本来的面容变得憔悴不堪,物是人非,表现主题。
3,掌握词中的比喻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看不见的哀愁,比喻成可知可感的江水。以春水之多,之大,之流动,之永恒来比喻自己的忧愁绵绵无期,永无边际。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词。
《八声甘州》(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柳永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婉约词派代表。
《八声甘州》是一首慢词。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抒写羁旅行役之苦。
二,疑难辞句
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霜风:秋风;凄紧:凄凉逼近。残照:落日余辉。
2,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是处:到处;红:花;翠:绿叶;冉冉:渐渐;
3,争知我,倚栏杆处,正任凝愁。争:怎;任:如此;凝愁:秋思深重;
三,课文串讲
上片描写登高所见秋景。
上片按照先总后分的层次展开,分为四个层次;(1)点明时间,季节,写秋景全貌;并制造了气氛;(2)写无生命的事物,风;关河,残照;(3)写有生命的事物;花残柳败;(4)写长江,用一个“语”字给无生命的长江赋予了秋思。
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奠定了基础。
下片抒情,抒发思乡愁情。
下篇抒情转折有四次:(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忍登高,却还要登高,描写自己复杂的心情;(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不想浪迹他乡,却不得不在他乡淹留。(3)抒情角度转变,“想佳人,——正任凝愁”,从自己转到佳人,又从佳人转到自己。写佳人对自己的思念,也是在写自己的思乡之苦。(4)从家人又回写自己,突出自己心中的愁思深重。
《学习要点》
1,掌握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具体情感内容。
事业无成带来的郁闷,怨愤,异乡漂泊引起的对家乡的无限离愁和思念,是柳永羁旅行役之苦的具体内容。
2,重点掌握“登高临远”四字是贯穿全篇的关键句。
“登高临远”四字贯穿全篇:起首“对”字已经隐含作者登高望远。上片的景物描写都是登高远望所见;下片直接点明“登高临远”,而下片的种种感受都是“登高临远”时产生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正是通过“登高临远”四字把前后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3,具体分析上片的结构。
上片按照先总后分的层次展开,分为四个层次;(1)点明时间,季节,写秋景全貌;并制造了气氛;(2)写无生命的事物,风;关河,残照;(3)写有生命的事物;花残柳败;(4)写长江,用一个“语”字给无生命的长江赋予了秋思。
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奠定了基础。
分析下片抒情转折的特点。
下篇抒情转折有三次:(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忍登高,却还要登高。(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不想浪迹他乡,却不得不在他乡淹留。(3)
抒情角度转变,“想佳人,——正任凝愁”,从自己转到佳人,又从佳人转到自己。写佳人对自己的思念,也是在写自己的思乡之苦。
重点分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内涵。
(1)长江无语,全不顾游子的秋思,反衬作者的愁苦之情。(2)作者自叹事业无成,年华虚度;(3)江水流入东海,而自己却无法回家。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词。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