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巴铁”是一种“上层载客,下层通车”的概念设计。被称作“陆地空客”的“巴铁”,在陆地上跑但乘客却坐在被架空的高处。在行驶过程中,小汽车也可以在它的底部正常行驶。自主研发、电动环保、缓解交通拥堵都是“巴铁”项目当时被关注的焦点。去年八月才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进行首次道路测试,一年时间不到,巴铁试验线就被拆除,“巴铁”也将被移至现场旁边的一个停车场内,等待下一步处理。据媒体调查,“巴铁”项目的背后是一个做网络金融P2P的理财公司“华赢凯来”在运作。将巴铁炒火,然后出售捆绑了“巴铁”项目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且号称,100万元起投,年化收益12%,借此集资40多亿。这次拆除引发了舆论的多方位关注。就在一年前,中国还因为它惊艳了世界,巴铁闲置10月后要拆,圈钱的华赢凯来公司陷兑付危机。巴铁风波一周年,投资方兑付现金不够,房产汽车凑。巴铁治堵神器,缘何成闹剧?
热点预测:
曾经轰动一时的巴铁将在近日被拆除。“巴铁”是一种“上层载客,下层通车”的概念设计。自主研发、电动环保、缓解交通拥堵都是“巴铁”项目当时被关注的焦点。对于巴铁将被拆除,你怎么看?
热点解析:
从发明创新的立场来看,“巴铁”确实打破了常规思维,给公众提供了一条解决交通拥堵的思路,开阔了大众视野。不过,“巴铁”看上去虽美,在现有技术和实际道路条件下却难以成功,经济成本过高,也不适合量产推广。当地政府以高昂的代价收获了这次深刻的教训。
巴铁的失败提醒整个社会对什么是真正的创新,需要一个审慎的判断。创新需要大胆尝试,这没错,但需要对创新产品的功能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论证,需要对创新者打出来的概念去伪存真。这些年打着绿色、共享、治堵、治霾等概念的创新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成为圈风投、套利益的代名词。有些新概念闪电般来去,转眼留下资金风险,造成投资者血本无归,项目一夕之间成为一副收拾不尽的烂摊子。显然,这样一个“试验场”映射出的乱象太值得深思。地方政府太想做成“大事”、做出“影响”、做出“效应”、做出“政绩”,甚至“助长”了金融诈骗这股歪风。某P2P公司就想抓住此“好大喜功”心态,“吹牛”“造势”“忽悠”——巴铁这一“黑科技”能带来种种效益,以达到敛财目的。而投资者们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辨识能力相对较弱,极容易被这些看似前途无量的项目蒙骗。
化解“巴铁危机”,不妨借鉴过去一些非法集资处理的方式,有关职能部门及时介入,进行一些调查取证、追赃、甄别涉案资产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挽回投资人的损失。有关方面也要根据“巴铁试验线”暴露出来的问题,对这些年来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假项目、假投资、虚项目、虚投资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只有这样,地方政府、企业才不敢通过造假手段争取项目审批、争取土地指标、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投资、消费等数据也才能真实可靠,而数据真实是经济步入健康有序轨道的关键,也是经济不再被政绩绑架的关键。
“巴铁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同样不能唱“二人转”,任由违规公司和债权人“角力”。一方面,职能部门应联合介入,查处该公司涉嫌违规运作行为,督导成立清算机构、制定“返本付息”方案,防止出现转移资产、违规清偿等现象。另一方面,应建立公安登记协调平台,及时发布案件进展信息,畅通司法救济渠道。
当然,从长远看,还应做好立法功课。据统计,仅2016年涌现非法集资案近万件,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应尽快出台,成为打击金融乱象、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的一柄利剑。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