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职类考试当中,包括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做行测试卷难的不是题目不会,而是在规定时间内解不完所有的题,最终导致很多题目没有时间去看以至于与上岸失之交臂,尤其是在现在的公职类考试当中的言语理解部分的片段阅读题,该题型的典型特征是字数多,很多考生在该类题型上容易栽跟头,要么是没时间做,要么是做完这个片段阅读花费过多时间,占用其他题目的解题时间。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一定的正确率的前提下,快速地解决片段阅读这类题型。
一、留意结构标志词
这里的结构标志词主要指能确定文段结构的标志词,如转折的标志词“但是/然而”,因果的标志词“所以/因此”等,这类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确定文段结构,进而找出重点;总结词,如“可以说/总之”等。
例1.文化行业集密集型的人才、技术、知识与资本于一体,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和跨文化特征,还将在未来的个人行为、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以及全球发展和人类事务中扮演着中心角色。1995年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提出文化是人类生存整体繁荣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可以说,文化的跨界特质及其重要性,对文化人才的高质量和规模化提出了根本的要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化行业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B.文化人才要具备高质量和规模化
C.文化是人类繁荣和发展的最终目标
D.文化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答案】B。解析:通过纵观全文,发现文段最后有一个总结词“可以说”,所以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在选项中B项与题干最后一句表述最为接近,故答案选B。
例2.长期以来,中国周边各个区域对中国有不同的认识,而这可能恰恰是很多面使中国自我认识更加准确的镜子。与这些曾经与中国亲密接触、看上去有些接近的文明体比较起来。那个长期以来当作比较镜像的西方,似乎只是一面朦胧含糊的铜镜。虽然看得见整体中国文化的轮廓,却看不清具体文化中国的细节。所以,如果我们转身面向这个周边,套一句经济学界常用的术语,也许它将成为学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我以为引出的学术史变化,有可能是对语言工具的重新重视、对域外新数据的重新重视。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中国应该多研究周边地区的文化
B.通过对周边地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C.中国应该重新重视语言工具和域外新资料
D.中国需要加强自我认识
【答案】B。解析:纵观全文,发现文段最后有一个总结词“所以”,所以后面描述为重点内容,通过阅读,B选项与此句表述最为接近,故答案选B。
二、留意假设词
一般运用到假设词的句子都要强调的必要条件,往往可以让我们判断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如“如果/只要/否则/才/就”等。
例1.人们一般认为,诚信与否是个人品德问题,与他人无关。但是个人品德却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还会通过外部性产生社会效果——个人的道德亏欠,最终可能会“报应”到整个社会头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应当能够抑制负外部性,否则经济秩序可能走向崩溃。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始作俑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让他人或者整个市场为之埋单。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个人品德缺失将由全社会埋单
B.经济制度对经济秩序意义重大
C.诚信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
D.需用制度抑制不诚信的负外部性
【答案】D。解析:纵观文段,文段倒数第二句出现假设词“否则”,重点看此句,对比选项,D选项与此句表达的重点一致,故答案选D。
以上就是分享给大家的在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快速的解决一道片段阅读题,但是大家也要注意,该类方法虽然速度快,但是存有一定的风险,所以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片段阅读的做题速度和做题正确率,还需要大家持续连续,多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当你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足够高了,那么片段阅读这种题型就不再是“拦路虎”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