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临床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评职称资格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医学临床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中医临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实现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 中医学临床各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名称为主治医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名称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第三条 按照本评审条件通过评审或考试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表明其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可以被聘任为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四条 本评审条件的适用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合法行医权的中医师。
第五条 中医学临床专业为:全科医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皮肤、骨伤、针灸、肛肠、耳鼻咽喉、按摩推拿等专业。
第六条 申报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能正常从事医疗工作。
第七条 有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专业,申报人应当按有关规定完成下基层的医疗工作任务。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医疗事故责任者在事故确定为一二级医疗事故三年内;
医疗事故责任者在事故确定为三级医疗事故两年内;
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
第九条 申报人应当符合下列学历和资历的要求:
(一)主治医师
1、中医学大专毕业,从事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六年;
2、中医学本科毕业,从事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五年;
3、中医学本科毕业并取得与医学有关的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四年;
4、中医学非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三年;
5、中医学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二年。
6、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和资历要求,从事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七年。
7、 符合下列有关条件,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
(1)取得临床中医学硕士学位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三年;
(2)取得临床中医学博士学位。
(二)副主任医师
1、中医学大专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六年;
2、中医学本科毕业或取得中医学非临床专业硕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五年;
3、取得中医学临床专业硕士或中医学非临床专业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四年;
4、取得中医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三年;
5、已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的中医学临床专业博士后人员已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6、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和资历要求,从事主治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七年。
(三)主任医师
中医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时间不少于五年。
第十条 具有中医学中专学历或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从事主治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六年申报副主任医师;具有中医学大专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五年申报主任医师;具有中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比规定时间提前二年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符合下列有关条件之一,申报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者,上述学历和任职年限的规定可适当放宽:
1、获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人;
2、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及以上奖的主要完成人。
第十一条 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和资历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经省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考核确具特长,并有确切临床疗效者,可酌情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二条 其它要求
(一)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掌握医古文或一门外语。医古文应通过行业主管部门举行的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外语应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
长期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人员,医古文或外语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放宽。
(二)任职期间应完成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
分 则
第十三条 中医全科医学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4门中医学经典著作(以下简称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全科临床医学理论。熟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等社区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穴、术及转归、预后、预防、康复及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三因制宜”理论,并能运用于实际。掌握健康档案、健康问题分类系统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的应用方法及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全科医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及按摩推拿学必要知识。
② 熟悉工作需要的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流行病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及社区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知识。
③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熟悉各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熟悉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在社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期间,从事社区卫生工作不少于1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够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服务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家庭医疗健康档案,指导服务人群进行养生保健和常见疾病预防。能够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体现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遵守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掌握基本防治技术。做好计划免疫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能够运用药物或非药物手段对常见疾病进行诊疗和康复治疗。对急危重病证、疑难病证患者能现场处理并及时、正确做出会诊、转诊决策,对不能康复的患者做好临终关怀服务。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心肺复苏术和心电图机、除颤器等的操作方法。能掌握社区医疗常用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毒副作用及其防范措施。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合格。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社区保健、医疗管理。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感冒、咳嗽、哮病、喘证、头痛、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便秘、心悸、心痛、中风、眩晕、癫狂、痫病、不寐、郁证、遗尿、消渴、落枕、漏肩风、腰痛、痹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绝经前后诸症、带下病、缺乳、惊风、积滞、风痧、痄腮、烂喉痧、麻疹、乳痈、脱肛、疝气、扭伤、骨折、牛皮癣、蛇串疮、斑秃、目赤肿痛、麦粒肿、近视、耳鸣耳聋、鼻渊、牙痛、咽喉肿痛、厥证、脱证、高热、虚劳、肥胖、各种老年病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能及时、正确地做出会诊、转诊决策。
在社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200例。为病人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不少于800例次。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能主持社区医疗保健专题讨论或讲课。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医师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医疗服务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工作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全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全科医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按摩推拿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全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预防、保健、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工作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开展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熟练掌握主要慢性病的一、二、三级预防,能及时发现常见慢性病人,并对其进行长期管理。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能运用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方法解决某一领域的疑难病证。对急危重病证患者能够鉴别诊断、紧急救治并及时、正确地做出会诊、转诊决策。具有中医诊疗特色,在运用针灸、按摩推拿等中医传统技术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能熟练掌握社区医疗常用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毒副作用及其防范措施。能承担门诊咨询及家庭病床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病人或为固定服务对象及家庭提供保健服务不少于300例。保健、诊疗技术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家庭病床病例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或社区卫生工作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全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理论知识。能结合医疗保健工作实践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全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书刊,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预防、保健、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工作中较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开展健康促进、疾病防治、诊疗、康复等方面有丰富经验。能指导下级医师对主要慢性病进行一、二、三级预防和治疗、康复、管理。能对急危重病证患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紧急抢救和及时、正确的会诊、转诊。能正确识别、评价、干预心理疾患,解决家庭、社区健康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社区内外会诊。具有较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病人或为固定服务对象及家庭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不少于200例。保健、诊疗技术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协助培养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十四条 中医内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内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内科及内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内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内科学、传染病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掌握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内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遵守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掌握基本防治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较熟练地救治内科急危重病证(如:卒死、心悸重证、真心痛、眩晕重证、心衰、肺衰、哮病重证、鼓胀、肾衰、消渴重证、中风、血证、多脏衰等)患者。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穿刺术、引流术、止血术、心肺复苏术及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操作方法与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感冒、咳嗽、高热、哮病、喘证、痰饮、风温病、肺痈、肺痨、肺胀、汗证、血证、心悸、胸痹心痛、不寐、痴呆、痫病、厥证、郁病、癫狂、胃痛、痞满、呃逆、呕吐、噎膈、泄泻、痢疾、胆胀、腹痛、便秘、肥胖、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痉证、颤震、瘿气、水肿、淋证、癃闭、腰痛、关格、消渴、阳痿、痹病、痿病、内伤发热、疟疾、虚劳、癌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内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内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内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内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内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内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内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内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内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内科病人不少于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内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内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中医内科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内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内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内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内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十五条 中医外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外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外科及外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中医外科基本手术方法及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外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外科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掌握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掌握普通外科术前准备、基本手术方法、术后处理、术后并发证的预防与治疗等相关技术理论。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外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外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够合理使用外治、内治药物。能较熟练地救治外科急危重病证(如:烧伤重证、冻疮重证、毒蛇咬伤、破伤风重证、疔疮走黄、疽毒内陷、脱疽重证、瘤岩重证以及外科病证引起的神昏、脱证、多脏衰等)患者。掌握中医外科基本手术方法(如:开窗术、垫棉法、针灸法、烙法、挂线法、结扎法等)。熟悉中医外科其它疗法(如:砭镰法、药筒拔法、熏法、熨法、热烘疗法、滚刺疗法、洗涤法等)。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无菌术、换药术、穿刺术、引流术、切开、缝合、结扎术、止血术、心肺复苏术及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操作方法与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能独立、正确地完成一般的门诊小手术和普通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乳腺区段切除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及剥脱术等),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手术(如:睾丸切除术、鞘膜翻转术、膀胱穿刺造瘘术及膀胱切开取石术等)。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疖、疔、痈、发、有头疽、流注、发颐、丹毒、无头疽、走黄与内陷、流痰、瘰疬、褥疮、窦道、乳痈、乳发、粉刺性乳痈、乳痨、乳漏、乳癖、乳疬、乳核、乳衄、乳岩、气瘿、肉瘿、瘿痈、石瘿、血瘤、肉瘤、茧唇、失荣、肾岩、子痈、囊痈、子痰、阴茎痰核、尿石症、男性不育症、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前列腺增生症、股肿、血栓性浅静脉炎、筋瘤、臁疮、脱疽、冻疮、烧伤、毒蛇咬伤、破伤风、肠痈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熟悉中医皮肤科、肛肠科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方法。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外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其中作为术者或助手完成手术不少于120台次并有规范的手术纪录。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外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外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科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外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外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外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外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外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外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独立完成或作为第一助手完成较大型手术或急诊手术,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承担外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外科病人不少于300例,其中作为术者或第一助手每年完成手术至少80台次或较大型手术不少于20台次。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外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外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中医外科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外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外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外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外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独立完成及指导下级医师进行较大型、复杂的外科手术,并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外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作为术者或第一助手每年完成手术至少80台次或较大型手术不少于40台次。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十六条 中医妇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妇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妇科及妇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工作需要的中医妇科基本检查方法及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妇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妇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了解西医产科学、儿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中医防病与妇人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和妇科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妇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较熟练地救治妇科急危重病证(如:痛经重证、崩漏、胎堕不全、异位妊娠、子晕、子痫及急性盆腔炎等)患者。在有相应检查和手术条件的单位工作时,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妇科检查、阴道涂片、宫颈刮片、宫颈黏液检查、外阴活组织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和诊断性刮宫术、不全流产及过期流产清宫术、阴道后穹隆穿刺、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心肺复苏术及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操作方法、诊断技术及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经行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复来、带下病、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异位妊娠、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胎萎不长、子满、子肿、子晕、子痫、子嗽、产后血晕、产后痉症、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淋痛、产后身痛、缺乳、产后抑郁、癥瘕、盆腔炎、不孕症、阴痒、阴疮、子宫脱垂、妇女脏躁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妇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妇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妇科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妇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中医防病与妇人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妇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检查、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妇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妇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妇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妇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妇科病人不少于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妇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妇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中医妇科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中医防病与妇人养生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妇科常见病的预防、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妇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妇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妇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十七条 中医儿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儿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儿科及儿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儿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儿科学、传染病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掌握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中医防病与小儿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儿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遵守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掌握基本防治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较熟练地救治儿科急危重病证(如:小儿惊厥、惊风、肺炎咳嗽、心衰、疫毒痢、闭证、脱证等)患者。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穿刺术、引流术、止血术、心肺复苏术及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操作方法与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鹅口疮、口疮、呕吐、泻泄、腹痛、厌食、积滞、疳证、痫证、小儿水肿、麻疹、奶麻、风疹、水痘、丹痧、痄腮、顿咳、小儿麻痹、疫毒痢、小儿暑温、夏季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手足口综合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贫血、夜啼、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紫癜、五迟、五软、解颅、汗证、佝偻病、痿证、痹证、小儿遗尿、尿频、尿血、性早熟、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便秘、惊风、闭证、厥证、胎黄、赤游丹、硬肿症、脐部疾患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儿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儿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的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儿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儿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中医防病与小儿养生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儿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儿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儿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儿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儿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儿科病人不少于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儿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儿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中医儿科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中医防病与小儿养生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儿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儿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儿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儿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十八条 中医眼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眼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眼科及眼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工作需要的中医眼科基本手术方法及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眼科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眼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掌握眼科疾病的各种常用检查方法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检验学、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眼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眼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较熟练地救治眼科急危重病证(如:凝脂翳、瞳神紧小、绿风内障、络阻暴盲、络损暴盲、目系暴盲、眼外伤等)患者。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视功能检查、复视和检影验光检查技术。掌握裂隙灯、直接及间接眼底镜、房角镜、三面镜、眼压计及眼球突出计等的检查方法。了解一般眼科常用检测图象的临床意义。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外眼手术及治疗操作,包括泪道冲洗探通、球结膜下及球后注射、角膜异物取除、睑内翻矫正、翼状胬肉切除、泪囊摘除及泪囊鼻腔吻合、眼外伤缝合等手术。在有相应手术条件的单位工作时,掌握抗青光眼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和并发证的预防及处理原则,掌握共同性内外斜视手术矫正的原则和手术方法并有相应的手术经验及应变能力。了解眼科手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有此设备的单位工作时能正确使用。了解激光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针眼、胞生痰核、风赤疮痍、睑弦赤烂、上胞下垂、椒疮、粟疮、流泪证、漏睛、漏睛疮、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时复目痒、金疳、火疳、胬肉攀睛、聚星障、花翳白陷、凝脂翳、混睛障、湿翳、宿翳、疳积上目、瞳神紧小、绿风内障、青风内障、圆翳内障、云雾移睛、络阻暴盲、络损暴盲、目系暴盲、消渴目病、视瞻有色、视衣脱离、视瞻昏渺、高风内障、青盲、风牵偏视、突起睛高、眼外伤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眼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眼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眼科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眼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眼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眼科常见病的预防、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眼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眼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眼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眼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眼科病人不少于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眼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眼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中医眼科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眼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眼科常见病的预防、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眼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眼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眼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十九条 中医皮肤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皮肤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皮肤科及皮肤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皮肤病的内治与外治临床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皮肤科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皮肤病与性病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熟悉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检验学、病理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皮肤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皮肤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遵守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掌握基本防治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较熟练地救治皮肤科急危重病证(如:药毒、疱病、白疕、红皮病、猫眼疮重证、红蝴蝶疮重证、肌衄、丹毒重证、皮肌炎、硬皮病等)患者。掌握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如:清创换药、湿敷、熏洗、热烘、针灸、冷冻、挤(刮)疣等。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皮肤病理取材法、真菌镜检、冷冻等的操作方法、诊断技术及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
能协助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热疮、蛇串疮、疣、风热疮、黄水疮、癣、虫咬皮炎、疥疮、湿疹、接触性皮炎、药毒、风瘙痒、瘾疹、牛皮癣、猫眼疮、白疕、紫癜风、白驳风、黧黑斑、粉刺、面游风、酒糟鼻、油风、瓜藤缠、红蝴蝶疮、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疖、疔、丹毒、痱子、鸡眼、胼胝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皮肤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皮肤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皮肤科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皮肤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皮肤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皮肤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皮肤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皮肤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皮肤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皮肤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皮肤科病人不少于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有关皮肤病和性病的中医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皮肤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皮肤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皮肤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皮肤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皮肤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二十条 中医骨伤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础理论知识
基本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上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骨伤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骨伤科及骨伤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掌握骨伤科检查法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内治法、外治法、手法、固定、练功等)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工作需要的中医骨伤科基本手术方法与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骨伤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按摩推拿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骨科学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人体骨骼、关节、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的局部解剖学有关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尤其是骨与关节损伤的X线诊断技术知识。熟悉创伤与急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骨伤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骨伤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初步掌握急性损伤及常见创伤并发证的应急处理(如:外伤性血气胸、肢体开放性骨折、血管神经损伤、创伤性休克、筋膜间隔室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等)。掌握开放性损伤的清创缝合技术、外固定技术、静脉切开技术、胸腔穿刺引流技术、心肺复苏术等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能较熟练地掌握中医骨伤科常用内治法(如: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补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补养脾胃法、舒筋活络法等)和外治法(如:外用药物、正骨理筋手法、外固定治疗、牵引等)。 在有相应手术条件的单位工作时,掌握常用的四肢长骨内固定技术。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常见骨折(上肢、下肢、躯干骨折,骨骺损伤)、脱位(上肢、下肢脱位)、筋伤(颈、肩、肘、腕、手指、髋、膝、踝、腰部筋伤)、胸部内伤、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骨伤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在有相应手术条件的单位工作时,作为术者或助手完成手术不少于100台次并有规范的手术纪录。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骨伤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骨伤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按摩推拿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骨伤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骨伤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骨伤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骨伤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骨伤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骨伤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骨伤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骨伤科病人不少于300例。在有相应手术条件的单位工作时,作为术者或第一助手每年完成手术至少60台次。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中医骨伤科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骨伤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骨伤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的救治骨伤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骨伤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骨伤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在有相应手术条件的单位工作时,作为术者或第一助手每年完成手术至少60台次或较复杂手术不少于30台次。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二十一条 针灸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针灸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针灸科及针灸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穴、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针灸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针灸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科学、中医肛肠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及按摩推拿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针灸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掌握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中医预防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针灸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人体经脉循行、腧穴定位、主治及配穴规律。掌握各种针、灸、罐、刮痧等治疗方法的操作及其适应证。掌握中风、晕厥、虚脱、高热、抽搐、内脏绞痛、针刺意外、高血压危象、心衰等急危重病证的处理方法。熟悉所从事工作必要的心肺复苏术及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操作方法与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头痛、面痛、落枕、漏肩风、肘劳、腰痛、痹证、中风、眩晕、面瘫、痿证、痫病、癫狂、不寐、郁证、痴呆、心悸、感冒、咳嗽、哮病、喘证、呕吐、疟疾、胃痛、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癃闭、阳痿、遗精、消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不孕症、胎位不正、滞产、缺乳、阴挺、遗尿、惊风、疳证、积滞、小儿脑性瘫痪、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瘾疹、蛇串疮、痄腮、乳痈、乳癖、脱肛、疝气、扭伤、腱鞘囊肿、神经性皮炎、斑秃、目赤肿痛、麦粒肿、近视、耳鸣耳聋、鼻渊、牙痛、咽喉肿痛、慢性疲劳综合征、戒断综合征、肥胖、衰老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针灸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针灸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针灸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科学、中医肛肠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按摩推拿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针灸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针灸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针灸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针灸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针灸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针灸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针灸科病人不少于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针灸学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针灸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针灸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针灸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针灸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二十二条 中医肛肠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肛肠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肛肠科及肛肠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中医肛肠科基本手术方法及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肛肠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肛肠科学、外科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肛肠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掌握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掌握肛肠科术前准备、基本手术方法、术后处理、术后并发证的预防与治疗等相关技术理论。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肛肠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肛肠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较熟练地救治肛肠科急危重病证(如:便血重证、神昏、脱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患者。掌握中医外科基本手术方法(如:开窗术、垫棉法、针灸法、烙法、挂线法、结扎法、药物注射等)。掌握中医肛肠科常用内治法(如:清热凉血、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清热通腑、活血化淤、养气补血、生津润燥、补中升陷等)和外治法(如:熏洗法、敷药法、塞药法等)。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无菌术、换药术、穿刺术、引流术、切开、缝合、结扎术、止血术、心肺复苏术及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操作方法与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痔(内痔、外痔、混合痔)、息肉痔、肛裂、肛隐窝炎、肛痈、肛漏、脱肛、肛周皮肤病、锁肛痔、大肠癌、炎症性肠病、便秘、便血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肛肠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其中作为术者或助手完成手术不少于120台次并有规范的手术记录。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肛肠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肛肠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肛肠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肛肠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肛肠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肛肠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肛肠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肛肠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肛肠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肛肠科病人不少于300例,其中作为术者或第一助手每年完成手术至少80台次。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有关肛肠病的中医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肛肠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肛肠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肛肠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肛肠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肛肠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作为术者或第一助手每年完成手术至少80台次,其中较复杂手术不少于30台次。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二十三条 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耳鼻咽喉科及耳鼻咽喉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中医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治疗操作技能及相关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耳鼻咽喉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掌握耳鼻咽喉科疾病各种常用检查方法及临床检验学、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及耳鼻咽喉专科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能较熟练地救治耳鼻咽喉科常见急危重病证(如:骨鲠、鼻异物、外耳道异物、耳损伤、鼻损伤、咽喉损伤、鼻衄重证、急喉风等)患者。掌握所从事工作必要的穿刺术、引流术、止血术、心脏复苏术、鼻骨骨折复位术、脓肿切开术、咽鼓管吹张术等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耳瘘、耳廓痰包、断耳疮、旋耳疮、耳疖、耳疮、耵耳、外耳道异物、耳带状疱疹、大疱性鼓膜炎、耳胀耳闭、脓耳、脓耳变证、耳鸣耳聋、耳眩晕、耳面瘫、耳损伤、耳菌、鼻疔、鼻疳、伤风鼻塞、鼻窒、鼻槁、鼻鼽、鼻渊、鼻息肉、鼻衄、鼻异物、鼻损伤、鼻痰包、鼻菌、喉痹、乳蛾、喉痈、喉喑、急喉风、梅核气、白喉、喉癣、骨鲠、咽喉损伤、咽喉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咽喉菌、鼻咽癌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耳鼻咽喉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400例。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并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预防、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耳鼻咽喉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耳鼻咽喉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耳鼻咽喉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耳鼻咽喉科病人不少于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中医耳鼻咽喉科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中医预防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预防、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耳鼻咽喉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耳鼻咽喉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40%。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第二十四条 按摩推拿科专业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掌握并能在临床中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00味中药)、方剂学(200个方剂)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应用4门经典及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知识。
临床理论:掌握按摩推拿学临床医学理论。掌握按摩推拿科及按摩推拿科急诊常见病证的理、法、方、药、穴、术及转归、预后、调护的有关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临床技术理论: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术及辨证论治临床技能与相关技术理论。掌握按摩推拿手法学,了解按摩推拿功法学技术理论。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熟悉与按摩推拿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及针灸学必要知识。
② 掌握工作需要的西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按摩推拿科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学理论。掌握骨伤科常用检查法及临床检验学、常见心电图、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经常阅读专业书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② 熟悉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意识。
③ 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从事门、急诊工作不少于1年,担任住院总医师或相应工作至少6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采集、书写、分析病史,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地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治疗,甲级病案率不低于90%。掌握各种按摩推拿科常见病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能较熟练地救治按摩推拿科急危重病证(如:脱位、手法意外反应等)患者。熟练掌握按摩推拿科常用手法(如:滚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推法、拿法、捏法、按法、摩法、擦法、点法、抹法、背法、拍法、振法、抖法、摇法、拔伸法、扳法等)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并发证的处理技能。
能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进行科室及病房管理工作。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脊柱病变(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脊柱炎等)、脊柱周围软组织病变(如:落枕、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等)、四肢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踝关节扭伤等)、内科疾病(如:感冒、头痛、眩晕、中风、面瘫、胃脘痛、泄泻、便秘、眩晕、心悸、不寐、哮病、喘证等)、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五官科疾病(如:近视等)、儿科疾病(如:肌性斜颈、疳积、发热、咳嗽、惊风、遗尿、厌食、腹痛、呕吐、鹅口疮、腹泻、便秘、脱肛等)等常见、多发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和药物及手法治疗。
担任住院医师工作期间,系统诊治各种按摩推拿科病证包括疑难病证不少于300例。
(2)教学
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低年住院医师或乡村医生至少1年的经历。
(3)科研
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专业学术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按摩推拿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① 掌握与按摩推拿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 在按摩推拿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 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 深入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并会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按摩推拿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按摩推拿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按摩推拿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按摩推拿科有关的专业技术。能承担按摩推拿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按摩推拿科病人不少于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下级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2篇第一作者的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报告。
(三)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按摩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读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能结合临床为下级医师讲解至少1部中医经典著作或1部专业名著。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专科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和临床技术知识并在该领域里具有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按摩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①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及与按摩推拿专业有关的古今书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② 继承并能为下级医师传授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创新能力。
③ 熟悉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并能灵活应用。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①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②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按摩推拿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按摩推拿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按摩推拿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难题。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 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按摩推拿科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人不少于20%。初诊确诊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含师带徒)或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理论、技术新进展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比较稳定的中医研究方向。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1部第一作者的专业著作正式出版或有3篇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报告。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条件中的医学职业道德、学历、专业理论知识、工作经历与能力为申报和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要求条件。
第二十六条 本条件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理论知识及学识水平应通过考试或答辩进行考查。
第二十七条 本条件中的从事专业的能力应通过考试或适当形式的考核及答辩进行考查。
第二十八条 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可根据本条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本条件的解释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三十条 本条件自×年×月×日实施。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