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创立于1978年,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5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曙光人才计划”2人,浦江人才1人,国内外知名教授如王晓明教授、董乃斌教授、张寅彭教授、杨逢彬教授、薛才德教授、蔡翔教授、邵炳军教授、王光东教授、董丽敏教授、曾军教授、葛红兵教授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坚守人文学科传统,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融文学与文化,学术与思想于一体。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实用技能的训练。科研与教学并举,学科方向齐全,专业布局平衡,形成了本科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机制,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8个学术型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创意写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先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文学、性别与文学、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等14个博士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生209人,在读博士55人,在站博士后21人。
建有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乡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平台。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在国内外卓有影响,形成了文化研究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与文化研究、清民诗文、城市文化与文学、吴方言等特色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社科重大课题1项,国家重点课题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各项奖励10余项。
汉语言文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人文素养、现代意识、国际视野的全面人才,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知识,把握中外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良好的中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毕业后,担负传承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使命,并能胜任中小学教育、编辑出版、新闻写作、广告策划、文化创意、文秘与行政工作、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等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学生培养为本位,在全校率先推行导师制,给予本科生一对一的精心指导。开拓第二课堂,拥有四个学生社团:震雅诗社、青春剧社、“柏拉图”泮池读书社及汉语国际教育海纳百川社。注重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在职教师中,有三分之一教师具有在海外大学工作与学习的经历,并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土耳其等国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有诸多本科生获得出国交流实习的机会。学生就业面广,具有极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颇受社会赞誉。专业主修课程
文学院后三年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架构
该架构由三部分组成:以“3+1”的学科基础课为主体的由课内延伸的课外、以读书研讨课为主体的以读书会代专业选修课的准课程性质的课外和以启思书院为主体的与课内教学不直接相关的课外。
类型 | 内容 | 形式 | 定位 |
由课内延伸的课外 | 采取3+1模式的学科基础课 | 全部纳入教学计划 | 深度专业化的通识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基本工作能力培养及创新能力培养; |
准课程性质的课外 | 采取读书会形式的读书研讨课(代部分专业选修课) | ||
与课内无关的课外 | 采取“启思书院”形式,集成讲座、论坛、社团、实践、项目等 | 部分纳入教学计划 |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介绍
一、专业必修课12门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1-5)(20学分)
任课教师:刘奕、李翰、杨绪容、王培军、郑幸、姚蓉、蔡锦芳
课程内容及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掌握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古代文学的自学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学和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郭预衡主编《中国文学史》、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2.中国现代文学(1-2)(8学分)
任课教师:杨位俭、周展安
课程内容及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以及主要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线索,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学习本课程后,将使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其中的重要作家更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教材: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3.中国当代文学(1-2)(8学分)
任课教师:李海霞、李云
课程内容及目的:
介绍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文学现象、著名作家和作品,并适当给予评价。通过与中国现代文学及外国文学作比较,力图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概貌有所了解。
教材: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程光炜
孟繁华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4.外国文学(1-3)(12学分)
任课教师:肖有志、张薇、景春雨
课程内容及目的:
系统讲授欧美文学发展史,突出介绍近代文学思潮,重点分析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使学生掌握文学史上的基本知识,懂得各文学思潮产生、发展、繁荣或衰亡的原因及某些规律,学会对各种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及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评析。
教材: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作品选》刘象愚《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
5.文学概论(4学分)
任课教师:邓金明、曹谦
课程内容:
本课程首先是一门理论基础课,其次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包含了不同层面的几个要求。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论教学;二、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实践;三、培养文学院学生基本理论思维的能力;四、了解文学研究、文学创作的前沿动态。
教材:童庆炳《文学概论教程》,葛红兵《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6.语言学概论(4学分)
任课老师:凌锋、林素娥
课程内容及目的:
使中文系一年级学生初步了解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世界语言的特性,对“语言”这一人类共有文化有个初步了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语言、文学课程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与分析能力。本课程最大特点是科学性,涉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新学科。
教材:叶蜚声《语言学纲要》,余志鸿等《语言学概论》
7.西方文论(1-2)(8学分)
任课教师:苗田、邓金明、曹谦
课程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为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主要讲述西方古今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代表性文学见解。从浩如烟海的西方文艺思想宝库中精选出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中有创见的重要论述,对其内容进行评说分析。其中以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介绍评说阐释为重点。重要章节是: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精神分析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接受理论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伍蠡甫《西方古今文论选》,朱立元、李钧选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下卷,伊格尔顿(英),《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8.比较文学(3学分)
任课教师:陈晓兰、景春雨
课程内容及目的:
重点介绍比较文学的方法、理论和历史发展。方法部分,讲析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主题学研究、原型研究、媒介研究等,以影响研究为中心,以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为重点,兼及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和当代比较文学的最新发展,主题学、译介学、比较诗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等为重点章节。教材:谢天振《比较文学》,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9.中国文学批评史(1-2)(6学分)
任课教师:杨绪容、李翰、杨万里
课程内容及目的:
大致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几大时段讲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以诗文评的流变为主线,兼及词、曲、小说批评;以传统的历史考察为主,同时借助现代的概念和理论以求更清晰地理解古代的概念和理论。学生要在学习批评史的同时,也要能对古代文学发展的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教材: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10.中国古典文献学(3分)
任课教师:蔡锦芳王培军、郑幸
课程内容及目的:
文献学是以研究典籍为对象的学科,包括三大部类: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旨在让学生学会查找、使用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基本常识和方法。目录学将重点介绍一些代表性的目录著作,让学生了解古代众多典籍的性质;版本学将介绍古代书籍制作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刻本,让学生了解重要典籍的重要版本和最佳版本;校勘学将通过一些经典的校勘案例的介绍,让学生获得阅读、整理古典文献时校勘方面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能。自始至终,本课程将通过典籍去触摸中国古代文化的脉搏。
教材:王欣夫《王欣夫说文献学》
11.古代汉语(1-3)(12学分)
任课教师:杨逢彬、向德珍、张萍、郑妞
课程内容及目的:
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通过古代文选的讲练,以及对汉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等古代汉语基础理论的讲练和对天文、历法、职官、地理等古代文化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在古代汉语的理论和实践上有良好的素质,为今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和其他相关文科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王世贤主编《新型古代汉语》
12.现代汉语(1-2)(8学分)
任课教师:张庆翔、丁迪蒙、沈益洪、资中勇、钱小飞、林素娥
课程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和工具课,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研究汉语、外语及其他人类行为学科打下基础,为今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准备规范的理论知识结构。
教材:胡裕树《现代汉语》,钱乃荣《现代汉语》
二、专业选修课,选介20门
1、诗骚精读(3学分)
任课教师:邵炳军
课程内容及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自汉以降有关《诗经》、《楚辞》文献原典及研究成果文献,使学生了解《诗经》、《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掌握《诗经》、《楚辞》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以便把握《诗经》、《楚辞》研究的发展趋势。
教材:吴惠娟《诗骚辉煌》,程俊英《诗经译著》。
2、《论语》精读(3学分)
任课教师:张寅彭、刘奕
课程内容及目的:
《论语》是中华历史和文化的第一宝典(钱穆语)。它通过门人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行,在“人”的层面上,很早就总结出和建立起了中国人的一套基本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千百年来不但维系不坠,而且越来越显出它的普世价值。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当代,孔子及其思想又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立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精神根据。本课程以阅读《论语》原著为主,在引导学生读通的基础上,讲述儒家的修身原则和治学原则,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着的对于孔子及其思想为人的抽象的、空洞的、乃至是片面和错误的认识状态。经过近百年的西学的洗礼,现在重读《论语》以及其它传统文化典籍,不仅是急迫的,也是适时的。
教材:《论语》,张寅彭编《论语》精读讲义
3、陶渊明研究(3学分)
任课教师:刘奕
课程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论述陶渊明生命境界的特征及其文化底蕴、陶渊明诗文风格、语言特征与其生命境界、生命意识的内在联系,阐述陶渊明创作的艺术成就,并勾勒陶渊明接受史的历程,揭示其接受史上从冷落到推尊、由伦理到存在的历史特征。教材:自编讲义
4、唐宋文学导读(3学分)
任课教师:姚蓉
课程内容及目的:
通过对唐宋文学的导读,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一些唐宋时期有代表性的名篇名作,增加学生对唐宋这一我国古代文学高峰时期杰出文学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学乃至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写作古典诗词的能力。
教材:《唐宋诗词教程》,《唐宋文学导读》
5、苏轼研究(3学分)
任课教师:苗田
课程内容及目的:
使学生了解苏轼在唐宋文学及整个古代文学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成就,了解苏轼的思想、人格、审美取向,熟悉其文学艺术特色,了解其所展示的丰富多姿的文学世界。
教材:自编讲义
6、《金瓶梅》研究(3学分)
任课教师:杨绪容
课程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旨在通过对《金瓶梅》的作者、版本、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研究成果等问题作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期在古代小说专书研究的内容、范式与方法方面作出富有意义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一面引导学生尽可能深入地提高文学鉴赏与批评能力,一面充实他们有关古代小说的理论水平和小说史常识。最终目标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理解和热爱,并进一步培养他们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
教材:自编讲义
7、中国诗话(3学分)
课程编号:02076080
任课教师:张寅彭、郑幸
课程内容及目的: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特有的一种形式,在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概述中国诗话的范围、种类、渊源及价值,按朝代论述宋、金、元、明、清历代诗话发展概要,重点介绍一些诗话代表著作,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诗话与诗论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自编讲义
主要参考书:《诗话概论》刘德重等中华书局1990
8、中国现代思想史论(3学分)
任课教师:周展安
课程内容及目的:
选择思想论争的主题,培养学生精读文献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思想界的重大问题,使其进入到当时历史论争的具体脉络当中,去触摸那些原点性的思想。通过文献的细读,引导学生培养跨学科的视野,帮助学生夯实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及特质之认识的基础。因为晚清思想论争的这些主题深刻影响,乃至规范了同时代以及此后中国文学的主题和特质。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9、中国当代小说研究(3学分)
任课教师:蔡翔
课程内容及目的:
主要讲授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90年代的小说发展概况,以及小说发展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主要内容有:现实主义小说嬗变、现代主义渐进、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无奈的“新写实”、迷惘的时代、文学的世纪病等。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10、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3学分)
任课教师:董丽敏
课程内容及目的:
把中国女性文学放在传统文化和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中研究;勾勒出女性文学传统与变革的线索,从而确认女性文学在文学史和当前文坛中的历史地位。内容包括:一、梳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中国及中国本土吸纳、消化这些理论的历史,初步确立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参照系、评判契入点与时空框架。二、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分析、归纳中国女性文学在主题选择、人物塑造、表现方式、话语构成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女性文学构成的独特规律。三、透视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历程,把握并分析其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和缺陷,力求给出独特的理解和分析,为女性文学发展破除迷障。
教材:《女性文学教程》
11、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3学分)
任课教师:王光东
课程内容及目的:
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梳理,讨论民间性审美在叙述文本中的多样化表达形式,既关注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和理念,又对民间艺术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深层次民间心理进行发掘;既关注民间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又对不同作家民间意识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力图在知识分子主体文化精神、政治意识形态、民间文化等多元文化联系中,建构对民间问题的整体性认识,在文学研究实践中,促进民间批评话语的完善和发展。
教材:王光东《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
12、现当代散文与诗歌(3学分)
任课教师:李海霞
课程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作为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目的是补充今天文学史教学中偏重小说教学的缺憾,恢复散文和诗歌这类抒情文学教学的比重,帮助学生完善文学史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学审美趣味。本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在选修完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之后再选修,课程内容以理论思考和作品细读为主,修完之后希望学生除了有较高的文学阅读能力之外,还可具备一定的文学写作的能力。
教材:自编
13、林语堂与跨文化(3学分)
任课教师:杨位俭
课程内容及目的:
通过林语堂海外创作文本的细读,在跨文化语境中理解良性文化批评及文化交往方式的构建,思考跨文化对话问题,并以此管窥1930-1940年代美国华人基本写作形态。要求学生基本具备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对跨文化交往、传统中国文化及现代思潮有初步的知识和理论准备。
教材:《吾国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生活的艺术(TheImportanceofLiving)》
14、日本文学专题研究(3学分)
任课教师:石圆圆
课程内容及目的:
文学史讲述和作品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日本文学史的概况及基本的中日文学关系。以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文学史的基本常识。2,熟悉代表作家作。3,了解中日文学交流的状况。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简史》
15、古希腊罗马文学专题(3学分)
任课教师:肖有志
课程内容及目的:
一、以悲喜剧作家为主,详细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的概况,深入掌握西方古典时期文学史的线索及其脉络;二、选取经典戏剧文本进行细致研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和阐发文本的内蕴,参照古希腊罗马历史和哲学文本,进而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希腊罗马的文学思想,及其所包含的更为深厚的社会文化问题;三、以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古希腊悲剧研究作为研读的问题起点,比照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古希腊罗马戏剧,研究梳理古希腊罗马戏剧研究所呈现出来的西方思想古今的重大流变。
教材:自编讲义
16、西方妇女文学经典导读(3学分)
任课教师:陈晓兰
课程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采用文本细读法,对西方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大致了解欧美妇女文学创作的轮廓,历史发展脉络。学生对所选作家的生平、作品有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及方法。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她世界》
17、文艺心理学(3学分)
任课教师:曾军
课程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以文化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化发展的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社会个体与群体心理等内容讲述,使学生对文化心理学的理论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自编《文艺心理学读本》
18、美学原理(3学分)
任课教师:苗田、曾军
课程内容及目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故美为何美及何以为美,便也是人皆欲知之的,于是有美学原理。具体说,美学原理剖析审美对象,透视审美主体,划清美丑界限,澄明美的本质特性,界定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的范畴,追溯美感根源,披露美感奥妙,指示通向溢美人生的路标。一言以敝之,美学原理要对美、美感和美的创造追根问底。
教材:自编讲义
19、古典诗词写作(3学分)
任课教师:李翰、王培军
课程内容及目的:
通过系统学习古典诗词的音韵、格律、体制,了解古典诗词的创作方法,并尝试着进行写作。内容包括:古典诗歌的体制、古典诗歌的声韵与格律、古体诗写作、近体诗写作、五七言歌行写作、古典诗歌修辞、词写作、填词概说、词的句法、韵位、词的用笔、炼句与章法、常见词调及其写作等。
教材:自编讲义
20、成为作家:作家工坊课(3学分)
任课教师:许道军
课程内容及目的:
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打破写作的私人状态,通过工作坊制度建立、主题写作全过程(集体创意、集体创作、集体修改)以及田野采风、见习实习等训练,熟悉现代写作(文学或非文学)模式,为将来可能的新型写作方式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创意写作“成为作家”系列课程“潜能激发课”的后续课程,分工作坊制度建立(寻找戏水伙伴、建立同伴反应小组、文类工作坊)、主题写作(集体创意、预写作、集体修改、个人修改)作品开发(内部交流、作品转化、制作推介策划文书和文案)、作品研讨、作家短讲、田野采风、见习实习、随堂作品提交(考试)十个部分,面向现代写作形式、面向文化创意产业、面向学生成长与个性形成,实践全新的写作和教学模式。
教材:《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
三、读书会,选介7门
1、柏拉图读书会(3学分)
任课教师:肖有志
课程内容及目的:
引导学生阅读欧洲最伟大作家柏拉图的对话,锻铸美好性情;深入理解欧洲古典思想与文明;培育上大良好学风。
教材:《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篇)
2、《毛诗正义》读书会(3学分)
任课教师:刘奕
课程内容及目的:
学生自己标点白文本《毛诗正义》,然后每次一人报告,余人讨论。内容包括:1、真正的经典精读,帮助学生切实进入古典的世界。2、学习了解基本的文献学、训诂学、经学知识与方法。3、基本的古籍阅读训练。
教材: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
3、《庄子》读书会
任课教师:杨秀礼
课程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采用读书会的形式,由教师带领同学精读《庄子》的经典篇目,分析《庄子》的内外指向,让同学通过精读《庄子》的经典篇目了解庄子思想、艺术成就及其在国人性格形成中的作用,并希望与学生建立一个深度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教材:郭庆藩《庄子集释》
4、《孟子》读书会
任课教师:朱渊清
课程内容及目的:
《孟子》反映了孟子的儒学思想,对孔子思想的延伸,对思孟学派的总结,对墨子思想的拒斥,对老子思想的暗习,是中国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作为读书会的读本十分合适。课程将结合介绍现代的社会学、伦理学的思想,让学生有更全面的阅读视野。
教材:赵岐注《孟子》
5、《杜诗镜铨》读书会(3学分)
任课教师:蔡锦芳
课程内容及目的:
清代杨伦的《杜诗镜铨》以精简著称,在杜甫诗歌的众多注解本中是最适合一般爱好杜诗的学子阅读的一部。本读书会希望通过和学生一起研读《杜诗镜铨》,对杜甫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获得一个完整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和艺术特征有较好的把握。
教材:杨伦《杜诗镜铨》
6、《清真词》读书会(3学分)
任课教师:杨万里
课程内容及目的:
周邦彦集宋词之大成,千余年来视为词体正宗。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精读周邦彦词,熟知宋词的艺术特色,了解宋代文化,并掌握阅读和研究古典文学的基本功夫,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一定的文史基础,同时也为未来对人生及世界之观察,提供一个艺术思考。
教材:罗忼烈《清真集》笺注
7、《枕草子》读书会(3学分)
任课教师:石圆圆
课程内容及目的:
课程初期以日本平安时期名著《枕草子》为教学核心内容作为尝试,该随笔内容精湛、丰富,展现了古代日本自然、人文的方方面面,且集中体现了日本文学的美学风格,作为读书会的读本十分合适。课程将结合两本译本,并适度介绍日文原著,让学生充分了解文本、掌握文本细读和文学鉴赏、评论的方法,增强艺术感受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清少纳言吉田兼好著《日本古代随笔选》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