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云南省2000名大学毕业生奔赴农村任职村官4个多月后,普遍遭遇到基层环境复杂、不被信任、语言不通、或个人感情等问题,有些村官还被借调到乡镇成为“斟茶员”,村官在3年任期满后,出路不明成为许多人的心病。
这使很多“大学生村官”萌生退意。
应该说,作为培育人才的战略性工程,经选拔出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 其初衷还是好的。挂职村官的大学生不但可以运用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转变当地的小农经济思维,更可以加强自身的锻炼,形成吃苦耐劳的创业性格,真正脚踏实地建功立业。即使大部分大学生不会留在农村,3年乡村生涯也算是个人的一笔宝贵财富。更何况很多地方会给予“村官”北京城市户口、考研加分、公务员录考优先等种种优惠条件——这也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官考试应考者火爆的原因。如苏州招考220村官,报名人数就突破8000人,28人争抢一个职位;上海最近的一次招考,应考与录取的比例也高达14:1。
不过,以上这些优越的政策条件并非每个地区都具备,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作为村官的角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本就难做,上岗前有组织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培训必不可少,但现在村官上任前的岗前培训相当浅显,而且培训时间短,无法使其快速投入工作;基层组织对于这些大学生的优势无以适从,只好拿大学生当通讯员、传声筒使用,跑腿拿个通知、取个表什么的,甚至成为专职的“斟茶员”。可以说,既形式化又单调的工作使这些大学生村官的思维僵化,压制了他们的才智,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效果。
与此同时,三年之后“大学生村官”将面临就业再选择。与北京、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云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能够为“大学生村官”所提供的优惠更少,也没有那么多政府职位提供给3年期满后的大学生。即使是在那些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的指标也是有限的。所以,将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困扰多数大学生村官的首要问题。不久前对北京郊区的大学生“村官”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51.16%的大学生“村官”忧虑最多的是合同期满后的去处,即只有11.62%选择续聘继续留在农村工作。
近日,中组部负责人就多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的出路,有包括“留任当村干部”、“推荐参加足球游戏”、“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五种选择。中央对他们的五条出路无非只能是“鼓励”与“扶持”,并未保证他们能平稳进入仕途。所以最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政策设计不好,大学生被“扔”在穷乡僻壤,任满3年后前路茫茫,国家如此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一种悲剧。在这种情况下,云南等地的村官计划遭遇质疑,大学生萌生退意,是很让人理解。要知道,对一个人来说,30岁之前是学习和交际能力最旺盛的阶段,也是需要积累事业知识和人脉的阶段。如果这段时间被白白浪费在一些简单形式化的工作上,对他们一生来讲都是难以弥补的损失。让轰轰烈烈的大学生村干部工程成为新的形象工程,会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来看,提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但不能把这样的举措作为权宜之计,不应把他们看做城市的负担而放到农村去就不管了,而是要明确计划的目的——锻炼大学生、培养后备干部、帮助农村工作、缓解就业压力等等,并为此制定国家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人才培养的长远计划和相关的长效机制。如:可以考虑增加农村基层的公务员岗位,吸引愿意涉农的年轻人往下走;制定基层用人规范,帮助完善村民自治;经过选拔,让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通过集中培训辅导大学生村官提高协助解决农村问题的能力等等。只有此类长效机制的建立,才可期望在建立新农村、培养好优秀干部的同时,也塑造出一代有实践经验、可胜任于各种重要岗位的新公共管理人才。(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