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精神和《叶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方案》(叶政文〔2013〕70号)要求,现将叶县201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定义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享受财政风险补偿金和贴息政策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二、贷款对象
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省外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全日制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共同借款人(年龄在25-60周岁)户籍均在本县(市、区),且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且学生当年没有获得其他助学贷款。
三、贷款政策
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贷款额度为每人/每年1000-6000元,金额为100的整数倍(如遇国家政策调整,贷款额度应按最新规定执行),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如借款学生申请的贷款金额大于学费和住宿费合计金额,则贷款资金首先用于缴纳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剩余贷款资金可以用于借款学生的生活费;贷款资金不足以缴纳学费和住宿费者,差额由学生自行支付。
2、期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短不低于6年,最长不超过14年;其中,在校生按剩余学习年限加10年确定。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生源地贷款原则上不展期。
3、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利息由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共同负担。学生在校及毕业后两年间为宽限期(可以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宽限期后由借款人按《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借款合同》)约定,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4、开发银行将按照《征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1号)的有关规定,将借款学生的违约信息录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
四、贷款程序
1、贷款申请:
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信息网”(http://www.csls.cdb.com.cn)或“学生在线系统”(https://sls.cdb.com.cn)进行实名注册,一年级大学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到原毕业高中学生资助部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申请,填写个人和共同借款人信息,在线进行贷款申请,导出并打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份。《申请表》上需要本人签字加盖高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任一单位公章 ,并填写资格审查单位一位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2、贷款审查及合同签订
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持签字并盖章的《申请表》一份、本人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一份、高校录取通知书(在读学生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户口本原件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贷款申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借款学生提供材料进行审查通过后与借款学生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借款合同》),《借款合同》一式4份,学生、共同借款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开发银行各持一份;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同时通过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管理系统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受理证明》,盖章确认后交学生随同借款合同带至高校报到,高校资助中心凭受理证明,通过系统录入回执信息,并经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确认后,电子合同回执方可生效。
3、贷款审批
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到电子合同回执,在系统内完成申请汇总审核后,逐级上报至市、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审核,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审核通过的学生信息提交开发银行。开发银行收到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报送的贷款申请材料后,按有关程序召开借款合同集中审查会议,对贷款进行审批,借款合同经开发银行审批后生效。
4、贷款发放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开发银行开立生源地助学贷款及存款专用账户(以下简称“专户”),用于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发放、本息回收和归集各级财政风险补偿金及贴息资金。开发银行按审批结果将贷款资金划拨至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开发银行开立的专户,并通过“支付宝”将贷款资金划付至借款学生个人账户,之后根据借款学生就读高校要求,将贷款资金中的学费、住宿费从个人账户划付至借款人就读学校账户。
五、时间安排
1、自即日起需要贷款的学生可登录系统进行贷款申请。
2、7月20日至8月10日在校大学生携带相关材料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体局四楼406室)进行资格审查、合同签订。
3、8月11日至9月20日录取新生携带相关材料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合同签订。
叶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
2014年7月6日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