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身穿骨骼机器人的截瘫患者开出的第一球,引发了全球惊叹。在当今世界工业领域,机器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者”。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正在将工业机器人作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是仍然面临着应用不足与核心技术落后的巨大瓶颈。
工业机器人代表未来生产力
在制造业领域,面对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迫切。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制造业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预示着未来不久工业机器人或将掀起新的工业革命,占据技术优势的国家制造业成本将大幅下降。一旦工业机器人技术普及,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因此,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形势来看,大力发展与应用工业机器人势在必行。
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备,技术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2004年增长率达到创记录的20%。其中,亚洲机器人增长幅度最为突出。
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快速推广,主要基于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天津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精密模具的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该公司经理徐贵奇告诉记者,现在一线普通工人月薪至少在三四千元,有一定技术的工人收入堪比“北上广”白领。
记者从国内举办的多场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注意到,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安卓系统操控的工业机器人,成为不少装备制造企业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压力的“法宝”。作为一汽丰田供应商之一,天津神技夹具设备有限公司营业部负责人刘莉表示,公司近几年抓住市场需求,推出了一批符合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工业机器人,它们大都轻量小型化、低成本简单路线施工、稳定性好。去年仅几个月这种订单就超过了400多万。
为苹果手机代工的富士康已宣布,计划在组装线部署100万台机器人替代人工重复性手动操作。而专业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史陶比尔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其订单量每年增长都在40%到50%。
华鑫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劳动力成本的显著上升倒逼制造业企业产业升级。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行业存在长期投资机会。
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仍显不足
我国是国际市场上工业机器人的重要购买商,2013年工业机器人购买量是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已经超过了以技术利用见长的日本。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也指出,中国在2012年买入36560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幅高达60%。
近日在天津举行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表示,中国近5年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增长了2倍。据行业研究机构高工产研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值空间在3100亿元至6880亿元。
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中国创造”品牌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国际制博会上,国内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崭露头角。除了那智不二越、西门子、日本安川等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参展外,上海发那科、大连光洋等在现场展出了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编程机器人等。大连光洋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控系统,终结了中国高端数控系统不能自主制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