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美国一个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从1980年起,有2%—4%的人患过焦虑障碍;1994年,这一比例达15%;而到2005年,上升为28.8%。全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焦虑。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群体性焦虑更为突出。一个世纪前,世界还定义中国人是“漠视时间的人”,如今,则发现中国人甚至成了“最急躁最没有耐性的地球人”。
【标准表述】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生活成本的上升,使得人们面临着诸如就业难、买房难、养老难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于,一纸购房合同已经成为横越现实与理想的一道鸿沟。社会结构转型的剧烈碰撞,加大了社会关系中的不公平感、焦虑感和紧张感。加之,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心态的失衡,最爱快进,疯狂点赞,易怒易躁,负面情绪的增多,以及情绪的交叉感染,使得社会焦虑现象日渐严重,社会出现了浮躁之风。
焦虑病的出现是社会转型升级中,面临改革阵痛期所出现的特殊社会问题,要抚平阵痛,缓解焦躁,我们需要多方努力,积极行动。
【具体措施】
首先,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从基层出发,从民众最关心的角度出发,大力创新就业机制,鼓励创新创业,切实解决就业等年轻人最关心的民生问题。
其次,社会要加强舆论导向,媒体应该加强弘扬正能量。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要发挥正面的媒体力量,多报道正面积极的事件,引导民众建立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和创建脚踏实地的社会之风。
最后,民众要改变观念,加强自我疏导,建立愉悦积极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