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在会上表示,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在简政上下功夫,着力破除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
这是李克强在7天内第三次谈及简政放权。此前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提出,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把改革推向纵深。
5月7日,李克强先后来到中国科学院和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在调研中,李克强说,不仅要简政有力,把该放的放到位,更要在监管和服务上下功夫,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释放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
短短一周时间内,李克强三次提到简政放权并作出部署,可见简政放权这一“先手棋”的重要性。
事实上,本届政府成立伊始,开门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自身权力开刀”,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2013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准实施,政府承诺—本届任期内,将国务院各部门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以上。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取消和下放了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向中新网记者表示,频频提及简政放权,一方面凸显总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决心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简政放权的现有成果与民众的期盼仍有不小距离,还有许多“堵点”、 “痛点”和 “盲点”,需要在“深水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
问题:练习材料,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简政放权。
【参考答案】
正确处理好“放”和“管”二者之间的关系。简政放权不是表面功夫,“放”字必须紧抓落实;简政放权也不是“无为而治”,在“放”中也要融入“管”的意识。一是要理顺部门职责,监管部门权力。只有严格管理,合理引导,将部门职责划分清晰,并充分向社会展示,接受社会监督,才能让“放”一帆风顺。二是要发挥市场作用,精简行政审批。要放就要放得彻底,不该管的不伸手,不该说的不插嘴,才能放得坦坦荡荡,放得扎扎实实,才能真正释放改革红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