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我国志愿服务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兴起,在社会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半月谈记者最近调查发现,当前国内志愿者活动存在“被志愿”、节假日服务扎堆、志愿者权益受侵害等现象,不仅让志愿服务“变味儿”,更有损志愿者的形象和积极性,如不及时加以遏制,将妨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问题】
1、 招之即来,志愿者成了“廉价劳动力”
“被志愿”现象在很多领域都存在,这主要是一些党政干部对志愿服务认识有偏差,把志愿者看成是一个“招之即来”的群体。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概念和志愿精神、志愿文化的内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志愿者个人意愿的氛围,这也是保证志愿服务长期可持续的基础。
2、扎堆服务,爱心不均衡变“负担”
每逢学雷锋日、全国助残日、重阳节等重要节日,许多志愿者集聚在老人院、孤儿院、福利院开展服务,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老人一天被洗7次脚”等扎堆现象。部分弱势群体不堪其扰,原本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变成了被服务者的“负担”。志愿服务之所以成为“负担”,关键在于志愿服务供需信息对接不畅,造成“一些地方爱如潮水,一些地方又出现爱心干旱”。志愿服务要适当淡化行政色彩,注重项目的设计,让志愿者从中发现自我的价值,找到兴趣和乐趣,提升自我能力。
3、志愿者权益缺乏保障
由于缺少完备的保障体系,一些从事救援、反扒等活动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一些伤害,自身安全问题正在困扰其继续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是个大问题。一旦出现侵权问题难以解决,只能暗中让公交集团的职工多干,减少志愿者的岗位和服务时间。
志愿者出现伤害,赔付也是个大问题,我国人身意外保险都是一对一缴纳保险,3000多万志愿者如果每人全部上保险,这笔巨款谁也掏不起。这需要我国保险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