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建设一派欣欣向荣之下却暗藏治理危机:村干部贪污腐败泛滥猖獗;村民上访投诉乱象层出不穷;设立的村务监督形同虚设;能人治村有才无德不能造福农民……凡此种种不难看出乡村治理的创新和完善已经迫在眉睫、传统的治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多元化的村民纠纷和矛盾。有鉴于此,唯有坚持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监督的管理体制方能助力乡村治理越走越远。
完善制度设计,确保监督务实管用。唯有严格落实才能真正保障乡村治理的制度高效实施。纵观当下的乡村治理,一些地方在乡村治理中,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却将其架空,党支部干部身兼多职,导致监督难以发挥实效;反观后陈村的乡村治理,设立相对超脱的异体监督委员会,保障了民主的监督和公共权力的监督均发挥实效,不仅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在信任之上使基层干部敢作敢为。由此不难看出:没有监督保障的制度犹如“一纸空文”,故此,完善基层乡村治理,细化基层管理监督的制度约束,使其具化有操作性,同时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对于制度的觉悟,避免折扣落实,钻制度的空子。
创新用人机制,发挥能人治村效用。自古至今,人才都是干事创业的基石和关键。身处乡镇和村社建设的基层干部是联系政府和群众有力枢纽,关系农民的权益和农村的稳定。在基层的乡村建设中出现能人治村的现象,选拨“能人”当村官,面临乡村发展滞后,能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农村经营模式,寻求农村发展的出路。但是,仅具备“能力”对推动乡村建设还远远不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可以说,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乡村的发展风气,干部作风好,能够团结群众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干部作风不好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乡村队伍建设,一定要选拨德行和能力兼备的人才。
李克强总理曾经语重心长地强调:“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促百业兴。”农业的稳定兴盛与农村发展环境密不可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良好的乡村治理。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寻求适合国情乡情的治理定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能人治村的力量。通过不断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完善现有的乡村治理体制和机制,以期达到乡村治理的良好状态。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